问:能否介绍一下砀山县2023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的具体情况?
答:2023年度全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616175万元,支出总计608575万元,年终结余7600万元(转为结转下年支出)。
2023年度全县实现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05320万元,支出总计202081万元,年终结余3239万元。
2023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72万元,支出总计172万元,年终结余为0。
2023年度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0945万元,支出29385万元,当年收支结余11560万元,上年结余转入11766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29225万元。
审计结果表明,县财政部门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从严控制预算支出,全力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不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问:能否介绍一下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
答:(一)财政资源统筹方面
1.惠农补贴结余资金73.98万元未及时收回统筹。
2.结转资金支付率59.82%,支付率较低。
3.部分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收入6996万元未编入年初预算。
4.县级预算追加约束不严。
一是县级预算追加超过规定时限;二是县级预算追加执行率低。
5.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前的支出149594.44万元未在预算草案报告中说明。
(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
1.超范围调整预备费7000万元。
2.超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安排支出52156万元在“其他应收款”挂账。
3.部分政府采购项目单一来源采购政策执行不到位。
4.预算约束不严,部分预算单位无预算或超预算进行政府采购。
5.2023年度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35万元未及时分配完毕。
6.县财政部门未对部门开展整体绩效评价。
(三)县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方面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率低。
2.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国有资本收益应缴未缴0.94万元。
问: 就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请问审计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呢?
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县审计局将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压实整改主体责任,逐项制定问题清单,实行台账管理,加强跟踪督促,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逐条认真审核,对账销号;对照审计发现的问题,明确时间表,督促被审计单位按时限要求尽快整改到位,并着力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健全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
二是健全完善审计监督与人大监督、巡视巡察、财政监督贯通协作机制,有效整合监督资源,凝聚整改合力,保障审计查出问题真改实改。
三是强化审计成果运用,健全整改长效机制。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实现审计效能最大化。对审计查出的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体制性原因和机制性缺陷,找准“病灶”,探明“病因”,深挖“病根”,提出针对性审计建议,既推动把具体问题改到位,也促进举一反三、深化改革,实现源头治理。
通过预算执行审计与整改,与相关部门一起推动做好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工作,共同促进财政资金进一步提质增效和财政政策落实落地,共同服务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