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策制定的背景与依据是什么?
- 为保障肉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依据《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皖农牧〔2024〕153号),结合砀山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2. 政策遵循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 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企业为主、项目扶持、财政补助、保险联动”原则,构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
3. 无害化处理的责任主体有哪些?
- 生产经营者:养殖场(户)、屠宰企业承担病死畜禽申报、移交责任;收集、运输、处理单位需执行防疫、环保法规,建立台账并全程监控。
- 属地政府:各镇政府对本地病死畜禽处理负总责,组织收集、溯源。
- 处理厂:砀山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负责集中处理,需建立生物安全、安全生产制度,保存台账及监控影像(台账≥2年,影像≥30天)。
- 部门协同:农业农村、财政、公安、生态环境等多部门按职责联动监管。
4. 补助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补助范围:
- 养殖环节:病死家畜(不含死胎、流产胎儿)、家禽。
- 屠宰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及所有者补偿。
- 特殊情形:疑似疫情或重大动物疫情的病死畜禽,由县财政“一事一议”补贴。
- 补助标准:
- 病死猪:体长≥45cm或≥7kg补80元(省补65+县补15);体长<45cm或<7kg补50元(省补40+县补10)。
- 病死牛:200元/头(县财政承担)。
- 送交人补贴:死亡仔猪送交人20元/头。
- 资金来源:省级以上财政与县财政共同承担,县财政不足部分用涉农资金补足。
- 实施期限: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5. 病死畜禽处理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 报收与核实:养殖场通过平台或电话报收→生成报收单→镇官方兽医现场查勘→排除疫情后签字确认。
- 运输与处理:处理厂携带消毒工具运输→全程视频监控→当月收集当月处理→官方兽医监督处理过程。
- 保险联动:参保病死猪需保险理赔员现场确认,无害化处理为理赔前置条件。
- 资金发放:县动监所按月汇总数据→财政部门3个月内拨付补助至处理主体。
6. 如何保障政策落实?
- 监管措施:
- 建立饲养、屠宰、运输、加工全链条监管体系,严查违法丢弃、贩卖行为。
- 对违反《动物防疫法》的行为依法处罚,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
- 社会监督: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举报线索查证属实的给予奖励。
- 数字化管理:依托“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监控平台系统”实现全程可追溯,县级每月抽查5%养殖场(户)。
7. 政策的创新点有哪些?
- “保险+无害化处理”联动:将无害化处理作为保险理赔必要条件,提升养殖场主动申报率。
- 分级分类补助:根据畜禽种类、规格差异化设定补助标准,兼顾公平与效率。
- 环保与安全并重:处理厂需安装视频监控,严控处理产物流向,确保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
政策咨询:砀山县农业农村局 0557-888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