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安徽省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精神,加快推进我县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二、制定依据:
根据《宿州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宿农秸组办[2020]1号)。
三、实施内容
1、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提升工程。鼓励加大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博览会签约项目的孵化培育、落地生根。
2、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区示范工程。2020年开展安徽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代环保产业园区创建相关工作。
3、秸秆机械化还、离田质量优化工程。2020秸秆机械化还田量不高于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55%。
4、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广工程。支持光大电厂技术升级改造建设,鼓励热负荷较大且稳定的工业园区发展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支持企业技术升级,逐步提高秸秆掺烧比重。全县秸秆发电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16.5%。
要求:
(1)燃料优点
将粉碎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压制成颗粒状或者棒(块)状固体成型燃料,成型后的燃料比重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2)建设标准
每处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每年要生产2000吨以上秸秆固化成型燃料。
(3)清洁化生产
每处新建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必须开展清洁化生产,达到环保要求。
5、秸秆饲料化、饲料商品化、基料化利用工程。2020年继续推进秸秆饲料化、饲料商品化、基料化利用项目。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8%。其中秸秆基料化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1%。
6、秸秆原料化利用培育工程。将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重点项目列入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2020年,鼓励积极培育万吨级以上秸秆原料化利用重点项目或龙头企业。全县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量不低于综合利用总量的11.5%。
7、秸秆收储体系标准化项目建设工程。按照合理半径规划建设规范的秸秆标准化收储点,加快构建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收储点的“1+X”的秸秆收储体系网络。
8、秸秆综合利用科技支撑工程。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和团队产学研共建,通过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等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快招商项目落地和技术推广应用。积极推广新型秸秆利用技术,2020年计划推广分步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微站点5到6家,利用人畜粪污、农作物秸秆生产有机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用技术培训2到3次。
9、积极参加2020年度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大力发展秸秆能源化、原料化利用,稳步支持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断优化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水平,有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二)实施统筹谋划,加大政策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继续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相关奖补政策,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装备新产品试点。
落实优惠政策。落实好税收和电价优惠政策。
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为秸秆收储、加工利用、技术研发等环节提供金融信贷支持。
强化用地保障。
(三)开展监督检查,强化绩效考核。
(四)广泛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五、总体目标
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其中,产业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例达到42%,能源化和原料化利用量占秸秆综合利用总量的比例达到35%。
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开展秸秆离田利用示范,建设秸秆收储体系,支持秸秆离田打捆设备补助,继续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能源化(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秸秆制气集中供气、秸秆户用沼气提质增效等)、原料化等产业化利用方式,培育壮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