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砀城镇惠民社区以“枫桥经验”为指引,深化警民协作机制,坚定践行“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理念,截至目前已成功调解民生纠纷15起,平均化解时长缩短至48小时,调解成功率达90%。通过“快响应、强联动、暖服务”的工作模式,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切实筑牢社区和谐稳定根基,让“平安幸福”的种子在居民心中扎根。
快速响应,办公室里解“琐事”。曹大爷被张大叔堆在楼道的旧衣柜绊倒,双方争执不下。网格员上报后,民警与社区调解员半小时到场,民警以《民法典》明确公共区域使用权,老党员调解员唤起邻里情。最终双方签署协议,张大叔承诺次日清走杂物,矛盾温情化解。
现场联动,坑塘纠纷“速清零”。9月初,社区东侧坑塘因乱倒垃圾引发争执,社区联合民警、居民代表当天赴现场。社区负责人说明环境危害并展示整治规划,民警以《环境保护法》明确责任,涉事住户承诺3日内清垃圾。后续社区组建“环境监督队”、增设垃圾桶,3天后坑塘变“便民休闲角”。
多方合力,排烟难题“破僵局”。上月,社区滨湖小区一楼早餐店改装排烟扇,油烟灌向邻居赵先生家,双方多次争吵无果。社区联合民警上门调解:民警明确排烟扇违规,社区提出改造方案,最终早餐店道歉,2小时破解僵局。
机制筑基,筑牢“平安共同体”。矛盾化解的高效,源于完善的联动机制。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惠民社区构建了“排查-介入-化解-巩固”的全链条工作体系:网格员与民警实行“分片包户”制度,每周定期上门走访,排查邻里矛盾、安全隐患等问题;组建由老党员、居民代表、退休干部组成的“惠民调解队”,针对家长里短、小事纠纷等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疏导,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遇到复杂纠纷,则立即启动“民警+社区+法律顾问”三方联动机制,从法律、情理等多维度合力化解。
下一步,砀城镇惠民社区将进一步升级“警社联动”平台,增设“线上调解”通道,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反映问题、申请调解;同时,计划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加入“惠民调解队”,提升调解专业性,真正让“警民携手、琐事速解”成为砀城镇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与归属感。(蒋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