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立足镇域实际,探索创新实践,在人才引育管用上持续发力,锻造出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为镇域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广纳贤才,夯实人才储备根基。李庄镇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推动人才回流常态化落地。定期举办“专题招聘会”,精准对接企业与求职者,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岗位平台;召开“高校毕业生座谈会”,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心声、递出橄榄枝;组织“返乡大学生实践活动”,让学子在实践中感受家乡变化,激发返乡热情。同时,在全镇9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深挖本土优秀人才,建立李庄镇农村人才数据库。目前已成功挖掘致富能人、退伍军人、种植大户等各类人才700余人,其中县外高层次人才30余人。此外,通过“六个渠道”全面摸排,将750名优秀党员、退伍军人等纳入人才库,实施“选青推优”政策,选拔39名农村骨干青年作为村级干部后备力量培养,为镇域发展储备了雄厚人才资源。
精心培育,提升人才综合素质。该镇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地域、身份等壁垒,从现任村“两委”副职干部、本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建强“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储备库。实施“头雁工程”,联合多部门常态化举办乡村振兴集中培训班,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定制个性化学习套餐,选派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先进地区参观学习,今年已实现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全覆盖。聚焦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梯次建设,实施“选青推优”计划,从致富能手等群体中选拔优秀青年人才,目前共有村级后备干部36名,平均年龄3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78%。开设“纪律课堂”,把廉政教育、纪律教育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终身课题”,将党内法规列入必学内容,发挥考核“指挥棒”与“风向标”作用,规范年轻干部日常言行。
严格管理,锤炼人才过硬作风。李庄镇坚持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主线,依托廉政党课、廉政教育中心等阵地,邀请纪委业务骨干、党校讲师授课,结合本县近年查处的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强化考评结果运用,将综合分析研判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鼓励先进、激励后进。常态化推进、机制化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提升工作,定期组织参观党风廉政教育中心,重点参观本地查处的干部案例专题展,督促党员干部坚守行为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火墙”,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同时,结合镇情实际制定细化考核与考勤制度,对年轻干部履职情况、行为作风等开展多维度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让评价结果既映作风又显实绩。
搭建平台,促进人才作用发挥。该镇探索“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融合新模式,打造镇东车厘子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载体项目,组织人才实地参观研学,推动人才、科技、资金等资源向项目集聚。紧扣乡镇产业发展实际,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常态化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培育出“头雁”人才、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等中坚力量。量身打造李园新村蓝印花布实景教学点,为人才提供全程跟踪指导。结合各村实际与后备干部工作表现等综合研判,为其安排适配岗位,提升人岗精准匹配度,鼓励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对工作表现优秀、获党员群众认可的后备干部,优先补选进入村“两委”班子任职,换届以来已有3名优秀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届中补选进入村“两委”班子。培优建强村“两委”班子,优化队伍结构,开展技术轮训、外出考察学习,组织“擂台比武”活动,做实中期履职评估工作,引导村“两委”班子主动担当作为。(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