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基层群众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025年8月6日下午,唐寨镇党委、政府、人大联合砀山县红十字会在镇政府会议室开展应急救护知识专题培训。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县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团队现场授课,吸引了镇机关干部、村干部、党员代表及部分村民群众共计120余人参与,为我镇织密织牢生命安全防护网。
培训现场,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围绕“黄金救援时间”展开讲解。针对农村常见的劳作时晕倒、老人突发疾病等场景,培训师重点解析了心肺复苏的关键步骤:判断意识与呼吸、呼救并取AE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并强调“心脏骤停后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会下降10%”。通过模拟人现场演示,培训师详细示范了标准操作——双手交叠、掌根紧贴两乳头连线中点、手臂垂直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台下学员纷纷记录要点,并在讲师手把手指导下,部分学员上台实操,从手法调整到力度把控,逐步掌握了规范动作。
针对农村地区老人、儿童气道异物梗阻高发的特点,培训师接着讲解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分场景应用。成人窒息时,施救者需从背后环抱腰部,一手握拳置于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内上方冲击;针对婴儿窒息,则需将婴儿俯卧置于前臂、头部低于身体,用掌根叩击背部5次,再翻转至仰卧位用两指按压胸骨下半段,反复交替直至异物排出。通过利用人物模型的情景演示,学员们基本掌握了此项“救命神技”。
“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配备了AED,但很多人不敢用、不会用。”培训师专门介绍了AED的操作方法:“开机后按语音提示贴电极片,一个贴右上胸,一个贴左下胸,避开伤口和金属;分析心律时不要触碰患者,若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无人接触后再按下按钮。”现场展示的AED训练机吸引了学员围观,部分学员表示这类设备操作门槛比想象中低,非专业人员经过培训也能快速掌握。
应急救护培训是守护镇村安全的“最后一公里”。此次培训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未来,我镇将联合县红十字会在各村开展类似活动,重点针对留守老人、儿童家庭开展“一对一”指导,推动“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在我镇落地。
(唐寨镇 曹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