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李庄镇上下同心,以清朗文化空间、培育时代新风为目标,全面发动群众力量,共织抵御“黄”“非”侵蚀的严密防护网,让向上向善的清风吹拂乡村每个角落,为乡风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活力。
![]() |
党委统揽聚合力,筑牢共治“主心骨”。镇党委高位推动,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核心工程。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整合综治、文化、公安、教育等多方力量,构建起“党委领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坚实组织体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研判形势,精准部署行动,确保责任层层压实、任务件件落地,为全民参与清除“黄”“非”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全民参与织密网,激活共治“源头水”。创新推出“网格+志愿”治理模式,广泛吸纳村(社区)干部、老党员、文化志愿者、热心群众等组建义务巡查队,化身为守护文明的文化卫士。他们佩戴红袖章,穿梭于街巷、活跃在网络、值守在重点场所,敏锐捕捉不良信息传播苗头,及时上报处置线索。畅通举报渠道,设立专项热线与线上平台,鼓励群众“随手拍”“随时报”,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处处皆有防护网”的生动治理格局,让“黄”“非”无所遁形。
深耕厚植育新风,涵养文化“清新源”。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以丰富优质的精神食粮挤压“黄”“非”生存土壤。持续加大投入,提档升级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精心策划开展“全民阅读·书香李庄”“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体验、“道德讲堂”模范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百余场次。积极扶持本地特色文艺团队创作传播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引导群众在参与中提升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自觉抵制低俗文化侵蚀,让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全民共治模式,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拓展清朗文化空间的深度与广度;同时,更加注重优质文化供给与新风尚培育的深度融合,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注入强大精神动能。(席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