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以“微行动”为抓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通过建章立制、阵地赋能、服务联动,推动移风易俗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
建章立制,以“小规矩”涵养大文明。李庄镇坚持问题导向,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治理重点任务,制定《红白事操办规范》《村民文明行为公约》等制度,明确彩礼上限、宴席标准、随礼金额等具体要求,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审议后纳入村规民约,形成刚性约束。同步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吸纳老党员、乡贤、致富带头人等担任成员,全程参与婚丧嫁娶等事务指导监督,今年以来累计提供规范指导20余次,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现象。
阵地赋能,用“微平台”传播新风尚。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建“镇—村—组”三级宣传网络,常态化开展“道德讲堂”“家风故事会”等活动,年内已举办6场,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打造“文明积分榜”等,定期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用身边典型引导群众见贤思齐。整合文化资源,组织文艺骨干创作快板、戏曲等接地气的作品,通过“送戏下乡”“农家书屋读书会”等形式,将移风易俗理念融入文化生活,让文明意识潜移默化浸润人心。
服务联动,靠“实举措”凝聚向心力。推行“文明积分制”管理,将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行为量化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或生产物资,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创建的内生动力。目前,全镇已建成积分超市3个,累计发放积分奖励7.5万余分。组建“暖心志愿服务队”,围绕关爱老人、矛盾调解、政策宣讲、义诊活动等开展常态化服务,为特殊群体办实事,以贴心服务凝聚共识,推动形成守望相助的乡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