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更在青年人才。近年来,李庄镇紧紧抓住高校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契机,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吸引一批批朝气蓬勃的大学生走进乡村,以青春之力、专业之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探索出一条“以才兴村、校镇共赢”的发展新路子。
精准对接需求,架起校地合作“连心桥”。为让学生“三下乡”活动与乡村实际需求深度契合,李庄镇主动出击,提前谋划。年初,组织镇农业服务中心、文化站、各村“两委”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梳理出农产品电商推广、乡村文化挖掘、生态农业技术指导等多项具体需求清单。同时,积极对接周边高校,与合肥经济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围绕需求清单定制实践项目。结合李园新村乡村振兴需求,成立“乡村振兴绘画小分队”,真正实现“乡村点单、高校接单”,让学生实践有的放矢。
搭建实践平台,打造青年成长“练兵场”。李庄镇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依托李园新村人才交流中心,为三下乡学生搭建起广阔实践平台。针对不同专业,中心设置多样化岗位,管理专业学生协助处理村务,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乡村课堂辅导。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则以“乡村振兴新风貌”为主题,深入乡村考察交流,将李庄镇农耕文化、非遗剪纸元素融入墙面绘画创作,让老旧墙面变身“文化墙”。同时,镇里在人才交流中心定期举办分享会与研讨会,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助力学生将创意转化为成果,在实践中实现 “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完善保障机制,厚植人才发展“沃土”。为让三下乡学生安心实践、用心服务,李庄镇着力完善保障机制。在生活上,精心安排学生食宿,为他们配备空调、热水等生活设施;在安全上,为每位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在激励上,建立“优秀实践团队”“乡村振兴之星”评选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团队给予表彰奖励。此外,镇里还积极与高校沟通,将学生实践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优秀学生提供实习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同时设立 “李庄镇三下乡人才联络群”,即便实践结束,也能持续为学生提供资源与帮助,全方位让学生们感受到乡镇的热情与诚意。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乡村因人才而振兴。随着越来越多三下乡学生走进李庄镇,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与技术,更是创新的理念和发展的希望。下一步,李庄镇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完善人才引育机制,让更多青年人才在乡村这片热土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