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砀山县李庄镇聚焦本土人才这一关键力量,精准施策、多点发力,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致力于培育出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精准摸排,挖掘潜力人才“富矿”。李庄镇从镇政府各部门、村“两委”等队伍中抽调工作人员成立专项调研小组,通过电话、微信或现场走访等方式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每一户的家庭情况、人员技能特长以及就业创业意向。从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中,发现精通传统农作物种植技艺的“田秀才”;在农闲时摆弄农机具的农户里,找到擅长农机维修的“土专家”;在乡村工厂作坊内,挖掘出掌握特色手工艺的“农工巧匠”。依托摸排数据,建立李庄镇本土人才信息库,将摸排到的各类人才信息进行分类登记,包含年龄、学历、专长、联系方式等各类详细信息,为后续的精准培育与产业对接搭建起坚实的信息桥梁。截至目前,李庄镇共挖掘各类人才700余人,县外高层次人才30余人。
多元培训,点亮人才赋能“灯塔”。一方面,持续创新本土人才培训方式,定制技能课程,采取集中授课、座谈、线上交流等方式提升人才实践能力。根据本土人才库信息与乡村产业需求,联合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等部门,邀请专家学者“送课下乡”。另一方面,为了让本土人才更好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李庄镇积极整合资源,打造多个人才实训基地,如“镇东车厘子”产业园、“多肉小院”庭院经济、李园新村“三元兴染坊”等。组织本土人才实地观摩与学习,试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直观翔实的收入数据、生动鲜活的成功案例,打造“产业课堂”,为本土人才提供特色产业发展模板,吸引更多人才加入特色产业中。依托人才实训基地,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把握投资小、见效快的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各类闲置资源,让“方寸废地”成为“致富宝地”。
政策扶持,激活人才发展“引擎”。李庄镇持续加大人才政策宣传与解读力度,夯实“政策+服务”保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打造一站式政策服务体系,为本土人才提供从项目申报到政策解读,从技术指导再到市场对接的全方位贴心服务,切实将人才政策落到实处。在项目申报环节,安排专人一对一辅导,协助创业者梳理项目思路、准备申报材料,确保申报流程顺畅高效;在技术指导方面,根据创业者的需求,邀请专家现场答疑解惑、传授前沿技术;在市场对接上,组织本土人才参与各类展销会、电商活动,搭建与采购商、经销商的沟通桥梁,拓宽产品销路。
平台搭建,拓宽人才成才“赛道”。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人才专业优势,积极搭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平台,建立以产留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新格局。引导本土人才依据产业类型组建产业联盟,推动本土人才资源共享,寻找共同合作的契机,让更多的创业项目相互“融合”,真正实现项目落地。鼓励本土人才积极抢抓电商发展优势,搭建电商项目“孵化”平台,邀请专业的电商培训师指导本土人才学会利用电商媒介,提升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建立“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孵化基地,精心打造镇东车厘子产业园、土地托管、冷库租赁、庭院经济等一批符合条件的集体经济人才创业就业项目,推动人才、科技、资金等资源向项目快速集聚。(王恒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