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张马吴庄环境怎么样?住得舒心吗?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咱们葛集镇也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动员咱老百姓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近日,在砀山县葛集镇白腊园村张马吴庄“美丽庭院”刘培培家,葛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超玉为农民朋友们宣讲党的理论政策。
近年来,葛集镇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以理论宣讲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结合“干群夜话”,持续深入基层开展理论宣讲。
充实宣讲队伍,激活人才“蓄水池”。考虑到农村群众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葛集镇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整合人才资源,激活宣讲的“一池春水”。着力组建包括班子成员、年轻镇干、村干部、志愿者、老乡贤在内的政策理论宣讲队伍,同时积极挖掘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百姓名嘴等作为草根宣讲员,夯实立体宣讲格局。引导宣讲员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分众化”宣讲,把党的理论政策讲深、讲全、讲透,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聚人气、冒热气。
丰富宣讲内容,唱响时代“主旋律”。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交互式”和群众面对面宣讲,用身边事传递新思想,将枯燥的“书面语”转化为生动的“大白话”,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悟得深。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移风易俗、惠民政策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宣讲,主动听取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急需解决的难题,增进干部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宣讲内容有效融合本地文化,如高寨村抗战历史、蟠龙湖传说等,让群众在听取宣讲的同时,对家乡了解得更透彻。
拓展宣讲阵地,筑牢思想“奠基石”。着力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把阵地扩展到基层一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宣传教育阵地,将理论政策宣讲从手机屏幕搬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延伸到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最末端”,消除台上台下的距离感,提升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各村特点,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宣讲阵地,如高寨村利用村委会前的银杏树林打造“银杏树讲坛”,白腊园村利用石亭开设“石亭下的党课”等,充分发挥基层宣讲工作强大凝聚力作用,让党的理论政策“沉下去”,不断激发农村思政政治工作新动能。(侯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