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砀山县官庄坝镇:“老执说事”解锁乡村善治“新密码”

编辑:砀山文明办 文章来源: 安徽日报客户端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6-30 10:01
字体大小:【    】

近年来,砀山县官庄坝镇创新打造“老执说事”治理品牌,集结乡土智慧力量,探索出一条具有皖北特色的乡村善治新路径。

“双诊”模式,矛盾化解零距离。官庄坝镇广纳乡贤力量,组建了一支由219名德高望重的“老执”、老党员构成的“老执说事”调解团。在全镇设立8个固定“老执说事点”,创新推行“坐堂问诊+出门巡诊”双轨模式。“坐堂问诊”让村民诉求有处说、纠纷现场解;“出门巡诊”则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为行动不便或情况复杂的家庭提供上门调解,实现“零距离”化纠纷。

调解宣传融合,文明浸润无声。“老执团”凭借丰富阅历与深厚威望,成为沟通干群的“连心桥”、村民倾诉的“倾听者”、化解矛盾的“贴心人”。他们巧妙将文明新风宣传融入调解过程,在“拉家常”中以身边案例剖析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之弊,为村民算清“经济账”“人情账”。这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有效实现了“调解一件、教育一片”,显著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以身作则,引领乡风焕新。“老执团”成员带头践行村规民约及红白事简办标准,主动为彩礼设上限、为宴席控规模,成为移风易俗的“活教材”。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下,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活动。文明和谐新风尚不仅减轻了群众负担,更激活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治理成效显著,模式价值凸显。“老执说事”品牌运行以来成效斐然:

矛盾化解高效精准:累计成功调解纠纷256件,成功率高达98%。通过“挂账销号”机制实现矛盾“实时清零”,群众满意度跃升至95%以上,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乡风文明显著提升: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习得到有力遏制,红白事简办率超过85%,乡村社会风气更加清朗和谐,“争当先进、摒弃陋习”蔚然成风。

治理模式广泛推广:“老执说事”所实践的“主动调解+政策宣传+示范引领”三维模式,有力推动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的深度融合。队伍持续壮大,其成功经验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砀山方案”。

官庄坝镇“老执说事”以乡土智慧激活治理末梢,用文明新风涵养善治根基,为皖北乃至更广大地区的乡村善治点亮了前行之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