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已归档)

砀山:科技培育新品种 老梨园焕发“新活力”

编辑:李艳龙 文章来源: 中安在线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10-16 08:26
字体大小:【    】

“这个‘皖梨1号’是以砀山酥梨为亲本培育出的新品种,保留了砀山酥梨酥脆甘甜爽口的特点,比酥梨果核更小、糖度更高、上市更早,外观好看又好吃,很适合推广种植。”10月10日,在位于砀山县园艺场的砀山酥梨试验站示范园里,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砀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果树专家高正辉仔细察看梨子的生长情况,并与砀山县园艺场农技员雷波交流新品种梨的培育工作。

“砀山酥梨是个水果老品种,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高正辉说。为了培育新品种,专门成立了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砀山综合试验站,安徽农科院和砀山县农业农村局等果树专家深入开展酥梨提纯复壮、优良品质恢复等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优良后代品(株)系32份;并培育出“皖梨1号”“皖梨2号”“皖梨4号”和“砀山细酥”等6个新品种,产品合格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

同时,砀山县注重品种培优,不断改良酥梨老品种。在良梨镇梨树王景区梨园里,良梨村总支书记郭昌群正带领果农采摘酥梨,他说:“我们良梨村是砀山酥梨的发源地和种植核心区,有全国最大的古梨树群,百年以上老梨树4800余棵,其中‘梨树王’果树有300多年了,被评为‘全国最美树王’和‘全国最美古树’,通过使用提纯复壮等技术,百年老树又发新枝,现在每年结酥梨2000多斤。”通过品种改良,目前砀山酥梨口感更加酥脆,果核变小,糖度平均提高0.5%-1.2%,维生素含量达到2mg/100g以上。

围绕独特的水果资源优势和良种发展趋势,砀山县加强酥梨品种保护研发,激活绿色“芯片”,不断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建立砀山酥梨品种培育与保护基地,强化普查建档,全面开展酥梨种质资源普查,实行“一树一档、一树一牌、一地一册”,为全县6万余株百年以上古梨树建档挂牌。强化良种繁育,制定《砀山酥梨产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严格开展良种(苗木)繁育基地认定与标准化建设,明确基地建设品种、规模、区域,目前已建成基地12个,规模达3800亩。

通过培育新品种和老品种改良,砀山酥梨不断提升品质,受到消费者青睐,实现丰产又丰收,成为果农的“致富果”。“我们村成立鑫平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梨树王景区的梨树270亩。今年酥梨又喜获大丰收,国庆节以来,每天来自采酥梨的游客络绎不绝,价格每斤2—3元。现在,‘梨,还是砀山的好’已成为全国消费者的共识,游客就认准了俺砀山原产地生产的优质酥梨。”良梨村党总支书记郭昌群高兴地说。

砀山县把品种培育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强酥梨种植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监测系统,完善旅游主干道路,建设梨树王景区、侯楼民俗文化村、魏寨民宿群、葛花滩文化旅游区等多个观光农业特色景区景点,吸引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赏花品果。

“砀山县每年都要举办春季梨花节和秋季采梨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冯晓进说。近年来,砀山县充分发挥果林资源优势,坚持“生态+旅游+文化”发展思路,精心打造农旅融合、产村融合、文旅富农发展路径,促进砀山酥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以水果产业为基础、乡村旅游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实现了高效农业与生态旅游、文体活动紧密结合、互动发展。“花果经济”推动砀山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县共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2.1亿元。(李艳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