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已归档)

砀山县玄庙镇:农家庭院“方寸地” 振兴乡村“聚宝盆”

编辑:任璐 文章来源: 中安在线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3-17 16:48
字体大小:【    】

“以前这里是家门口的一片空地,产生不了任何效益,自从种起羊肚菌,不仅庭院变得干净整洁,家里收入也增加了不少。”近日,宿州市砀山县玄庙镇梨花村村民汪君坤正在自家菌菇棚里展示其培育的羊肚菌,这些羊肚菌经济效益巨大,为其增加了不少收入。

  汪君坤所说的菌菇棚是当地农户在闲置的家中院落、房前屋后搭建的。2022年以来,玄庙镇立足本地农户空闲庭院和劳动力等实际情况,把发展“庭院经济”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农家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既美化了人居环境,又开辟了增收渠道。

  玄庙镇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工作进行遍访,通过入户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整合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依托本地菌菇培育的特色产业优势,结合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倾力打造“党建+合作社+小菌棚”模式,建设羊肚菌培育棚。仅需方寸地,即可建设一个羊肚菌培育的“小菌棚”,让原本普通的“农家院”变成村民自己的“小金库”,稳步推进庭院经济提质增效。

  “曾经乱堆乱放、满地泥泞的庭院,如今整洁有序、菌棚建起;曾经苦于增收的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谈起村里的变化,梨花村党总支书记蒋振芳说,羊肚菌是菌包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一种优等菇,细嫩、鲜美,亩产量1100斤左右,刚采摘的湿菇每斤70元左右,干菇最高可达到每斤800元。

  玄庙镇党委书记张亚彬说,羊肚菌种植具有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等特点,而且菌种、技术均由当地野居菌菇合作社提供,并回购所有产品。成本低、效益高的庭院种植模式,不仅能让农户学到一技之长,还能让农家小院变成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发挥了空闲庭院的最大价值。梨花村乘着庭院经济的东风,先期由合作社带动了138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培育70余亩羊肚菌,后期将整村推进。下一步,玄庙镇将进一步发挥“小菌棚”集聚效应,形成联动规模效应,围绕镇“三增两强一创”目标,着力打造“菌菇强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