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走进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程庄镇张屯村西瓜育苗基地,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感受到浓浓的科技氛围。已是立春节气,皖北仍是春寒料峭。从寒气逼人的室外走进西瓜育苗大棚,感觉一秒入夏;约有两个篮球场大的“苗床”上,铺满了绿油油的西瓜苗,工人们几人一组穿梭棚内,正辛勤地掐芯、浇水。
张屯村西瓜育苗基地大棚里工人在给西瓜苗掐芯
这些西瓜苗由南瓜种和西瓜种嫁接而成,全都生长在营养钵里,苗床不用接地,不会感染细菌,成活率更好,甜度更高。“我们做的工作在西瓜产业里相当于制作‘芯片’这一环。前几年我们采用的是劈接,近年来经过不断学习和摸索,进行了技术创新,改为插接和断根嫁接,相当于把‘大手术’改为‘微创’了。”基地负责人魏瑾一边查看苗情,一边不停地介绍着西瓜“育苗经”。
西瓜育苗基地负责人魏瑾在察看苗情
“您瞧,这一大片‘苗床’像不像手术床。”48岁的工人许瑞玲风趣地插话。她像医生一样,给西瓜苗做着“手术”,掐掉南瓜芯,光保留西瓜叶。她在基地已务工7年,平均每天工作约4小时,月工资4000元。据了解,每年在基地务工的人员共有约70多人,其中有63位是脱贫户。“西瓜育苗的技术我基本都掌握了,也动过跟着基地一道创业致富的念头。”许瑞玲笑着说。
来到另一个育苗大棚,只见一箱箱瓜苗正在装车。萧县黄口镇西瓜种植户杜广伟说,他去年购买过这里的瓜苗,种下去之后成活率高、品质好,比往年增收了三成。今年他提前预订了3万棵瓜苗,期待着这批新品种西瓜上市后“一炮打响”,一举助他走上致富路。
“西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程庄镇副镇长彭澄溪说。该镇多为沙壤地土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为西瓜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该镇在大规模种植西瓜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提升管理技术、培育推广西瓜新品种,实现西瓜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市场新供给,促进了西瓜产业持续发展,有力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在程庄镇坡里王屯村建有“西瓜品种研发基地”,设有不同的实验区,不仅研发、培育的“小黄人”“黑麒麟”等精品西瓜种子和种苗,还开发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吊蔓立体种植模式,为周边西瓜种植户们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目前,我们正在开展西瓜品种耐寒性实验。”研发基地负责人魏巍说。
“近年来,全镇共开展技术培训36期,使90%的瓜农掌握了西瓜各生产环节的作务技术,西瓜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西瓜质量不断提升,西瓜优质果率达到85%以上,瓜农年人均纯收入可达12000元,高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左右。”彭澄溪说。目前全镇从事西甜瓜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全镇总农户的56%以上,已形成10多个优良品种和4万多亩的种植规模,年产量达15万吨以上,产品销往全国10多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