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媒体聚焦

中安在线—砀山县:“老兵调解+法律援助”走好基层治理“心”路径

编辑:戚康娣 文章来源: 中安在线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4-09 11:10
字体大小:【    】

“为了一块林地地界闹矛盾,旁人看了都笑话。我也算看着你俩长大的,怎么说我也是你们的长辈,冤家宜解不宜结,今天我来作证,都互相让一步,重新给你俩分好地界。”日前,砀山县葛集镇李安村“兵支书”张爱会调解因地界产生纠纷的两家。

为提高老兵调解员化解矛盾能力,近年来,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综合运用蹲点调研、现场办公、教育培训等形式,强化业务指导,定期举办培训班,加强指导和教学,特别是对复杂疑难情况,帮助调解员做好条文规定理解、个案要素提炼、演绎逻辑推理“三步走”工作,不断提高调解员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水平,将化解政策烂熟于心、记得清楚、讲得明白、做得到位。

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周晓峰说:“退役军人政治觉悟高、纪律性强,有扎实的部队作风,容易获得群众信任。让退役军人发挥作用,投身基层做调解工作,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这是我县基层治理不断探索新路径的有益尝试,能减少信访压力。为应对新时期退役军人工作形势的需要,砀山县选取各行各业的优秀退役军人,把政治素质高、法律素养好、工作能力强的‘退役军人服务站长、兵支书、兵委员’等充实到‘红耀江淮老兵调解员’志愿服务队,弥补基层调解力量不足,为辖区和谐稳定注入新动能。”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紧扣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等工作,选准切入点,做好信访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结合“情、理、法”化解纠纷,讲亲情、讲友情、讲乡情,将“情味、法味、兵味”融入矛盾纠纷化解,切实解决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矛盾纠纷”转化成“和谐乐章”,达到让群众真正受说教、能接受、不上交,实现基层治理多样化、更精准,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蹚出基层治理矛盾调解“心”路径。

据砀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陈东强介绍,对于老兵调解不了的事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还提供法律援助配套措施,解决老兵们的急难愁盼,为退役军人张某某提供法律援助案例被退役军人事务部政策法规司采用,该案例入选《退役军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汇编》。目前,该县通过“老兵调解+法律援助”两驾马车并驾齐驱,融入“法律宣讲+政策解读”工作机制,已累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5%。

通过老兵调解直接有效参与基层治理,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在基层善治之路上行稳致远,跑出社会治理的“加速度”。(张建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