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工作动态

砀山县民政局全力打造高质量民生保障体系

编辑:戚康娣 文章来源: 民政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7-08 10:37
字体大小:【    】

今年以来,砀山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兜底保障政策,持续将民生领域的“关键小事”办成百姓心头的“温暖大事”。

一是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以解决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高效救助”为目标,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全县15个镇(园区)均设立统一受理窗口。加强与工会、人社、卫健等部门资源共享共通共用,完善城镇困难群众长效救助帮扶机制,切实筑牢城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注重探索以县民政局为主导,镇村配合,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的“资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新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救助资金1.1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40226人,为29920名残疾人发放“两补”资金1686.5万元。

二是主动发现倾心救助真情暖民心。针对“沉默的少数”,改变以往“人找政策、单方求助”的传统模式,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要求,探索“政策找人、综合施救”新方法。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建立完善主动发现机制,实施多层次多维度精准救助,积极链接“救急难”互助社等多方救助资源,有效提高了社会救助政策的可及性和覆盖面,形成“主动找人——纳入政府救助——慈善补充救助——‘物质+服务’拓展救助”工作闭环,实现“应保尽保 应救尽救”。今年以来,经主动摸排和数据比对,新增城乡低保对象613户843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81人,临时救助46人次,残疾人“两项补贴”998人,“救急难”互助社救助232人次。

三是夯实救助根基民生保障显成效。以“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优质服务”为有力抓手,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充分发挥特困人员供养兜底保障作用,创新推出“探视巡访+关心关爱”工作机制,组织镇村干部、民政职工、网格员等定期开展入户探访,全县2692名在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均建立了“一人一档”探视巡访照料服务档案,保障对象在生活照料、医疗救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同时,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目前,该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22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900元和 782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为94元每人每月,且以惠民补贴一卡通形式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胡笑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