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民生工程 > 工作动态

砀山县“四心”工作法擦亮民政民生幸福底色

编辑:戚康娣 文章来源: 民政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4-14 14:45
字体大小:【    】

今年以来,砀山县民政局大力推进精心、用心、暖心、尽心“四心”服务,聚力推动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一是打造“精心民政”,更富成效兜牢民生保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执行救助标准自然调整机制,及时足额发放(补发)救助资金,确保政策落地“不延时”“不打折”。据统计,该县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年均增幅超5%,自2025年1月份起,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将再次提标,散居和集中养育的孤儿保障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1155元和1575元提至1213元和1654元,五年内实现四连涨。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兜底资金7356万元。

二是打造“用心民政”,更大作为增强民生福祉。紧盯困难群众的服务需求,积极探索“物质+服务”多维社会救助模式。严格落实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全县175家“救急难”互助社作用,将基层“铁脚板”和部门“大数据”有机结合,建立低保对象与防贫返贫监测对象同步识别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同时,采取“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参照‘单人户’申办低保”“提高重病重残家庭存款上限”“合理调整申请救助家庭车辆限额”等办法,扎实推动低保扩围增效。截至目前,累计新增低保等各类救助对象905人,实现“应兜尽兜、应保尽保”。

三是打造“暖心民政”,更加有效拓展民生服务。在社会救助、农村养老、儿童福利等方面持续发力,做优做强“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验点”、“皖美护童 梨都向阳花开”等砀山品牌。以困难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2025年新建2个嵌入式养老机构和12个农村幸福院,养老护理员等从业人才培训169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城乡均衡。同时,注重强化残疾人保障,完善困难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体系,稳步开展“精康融合行动”,切实增进残疾人生活福祉。

四是打造“尽心民政”,更大力度提升民生品质。探索建设“社会救助基层示范点”,加快“砀山县低收入人口档案”规范化管理进程,持续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深化推进“政策找人”,主动帮扶“沉默的少数”,做到政策刚性与工作柔性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重点打造“温情救助”品牌,持续推进“善行砀山”“社会组织助力民生保障”等温情帮扶项目,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救助需求。(胡笑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