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夏,家住砀山县官庄坝镇龙潭村。
2011年,我生下儿子欢欢,因为这个小生命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太多的欢乐和期盼。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发现欢欢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好动,他不爱说话,不愿意和小朋友玩耍,也不会情感表达,整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在房间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2014年,我们带着孩子去南京脑科医院看病,结果孩子被确诊患有自闭症。从那个时刻起,我们的家庭生活,仿佛从幸福的彩色直接跌进了绝望的灰白。
医生告诉我们,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就像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在漆黑夜空中独自闪烁着。我们绝望之时医生的话让我们看到一丝曙光,自闭症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对抗,但是需要积年累月的治疗。悲伤彷徨中,我们一步也不敢懈怠,听从医生的嘱咐,尽快为孩子开启康复之路。在南京辗转多日,咨询多家知名康复机构,短短四个月,治疗花费了两万元。
孩子确诊后我全职照顾他,孩子父亲一个人的微薄收入支撑全家的开支。可是高昂的治疗费用让我们这个普通的家庭感到力不从心……就在我们走投无路之时,村残疾人专委的工作人员找上们来,他说:县残联有个项目叫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民生工程的项目之一。针对的是0-14周岁残疾儿童(听障、智障、孤独症等),不但免费为残疾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每年还补贴2000元生活费。
我们立即来到县残联进行咨询,残联的工作人员态度和蔼可亲,介绍细致认真,不但帮我们准备了申请材料,还根据我家的实际情况,为我们推荐最近的定点康复机构砀山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从此,我带着欢欢再次踏上了康复之路。
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他现在能开口叫爸爸妈妈了,也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独自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的时间也少了,我们真的感到很欣慰。
歌曲《星星点灯》里有这样几句歌词“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康复之路漫漫,民生工程就像那盏明灯,为我的星星孩子点亮了生活的明灯。(砀山县官庄坝镇龙潭村张夏口述,残联段珍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