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砀山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常琪 文章来源: 砀山县统计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5-09 15:47
字体大小:【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三大突破”,加力落实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全县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新动能持续壮大,经济延续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 

初步核算,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89.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69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66.97亿元,同比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173.19亿元,同比增长5.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7.7024.9257.38。调整为17.1423.1159.75

2024年末,我县常住人口75.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1万人、农村常住人口36.1万人。城镇化率51.99%,比上年提高0.93个百分点。

2024年,全县从业人员42.7万人。分产业看,第一产业22.5万人,第二产业9.3万人,第三产业10.9万人。

                            

二、农 

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07.41亿元;增加值63.83亿元,增长4.4%。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6.0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1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1.28万亩,其中,棉花播种面积0.52亩、油料播种面积51497亩、蔬菜播种面积6.85万亩。

全年粮食总产量31.81万吨,其中夏粮21.25万吨。蔬菜产量19.57万吨;水果总产量186.9万吨;瓜类产量27.4万吨。

2024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1.24万头,比上年末减少3.74%;全年生猪出栏20.31万头,减少45.92%。猪牛羊禽肉产量5.36万吨,减少26.21%。禽蛋产量3.96万吨,增长2.5%。牛奶产量1368吨,减少23.27%

202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5.86万千瓦,比上年减少0.01%。全县小型拖拉机3167台,动力26671千瓦;中型拖拉机保有量4296台,动力210162千瓦;大型拖拉机492台,动力48897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59%

三、工业、建筑业

2024年规上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全县142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全县22个大类行业中有1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86.4%。其中,增加值总量前十的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2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3.2%),医药制造业(24.1%),纺织服装、服饰业(16.9%),家具制造业(14.3%)。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占比95.1%,同比增长9.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数占比4.9%,同比增长2.5%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占比2.1%,同比增长3.5%;股份制企业占比96.2%,同比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比2.2%,与去年同期持平;其它企业占比1.6% ,同比增长23.7%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9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利润总额2.03亿元,增长13.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7294万元,亏损额增长46.7%

2024年,全县具有二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4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8903万元,比上年增长6.0%;完成竣工产值189657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2568万元。

工业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

指标名称

 

 

比上年±%

罐头

231056

7.4

饮料

7491

-47.6

13726

8.8

服装

万件

368

-7.7

人造板

立方米

399255

18.8

小麦粉

54360

-4.5

饮料酒

千升

879

75.2

电力电缆

千米

1463

48.1

网络用电缆

对千米

7500

-2.7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2.6%;房地产投资完成25.0亿元,下降29.0%。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5.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2.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0.5%2024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50145万元,比上年下降29.0%,其中,住宅投资1977382万元,下降34.4%。商品房销售面积589808平方米,下降18.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76734平方米,下降18.4%。商品房销售额266797万元,下降17.7%,其中住宅销售额252292万元,下降18.4%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旅游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7%,按经营地分,城镇零售额210.6亿元,增长6.3%;乡村零售额16.9亿元,增长11.8%。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215.5亿元,增长6.7%;餐饮收入12.0亿元,增长6.6%2024年,限额以上商贸单位219家,当年新增62家;规模服务企业23家,当年新增6家;电商示范持续放大,新增年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3家,年销售额超100万元农产品品牌9个。

               

2024年,全年进出口总额16782.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05%,其中,进口总额1056.2万美元,增长20.88%;出口总额1572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19%

2024年,积极打造“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旅游模式,第29届“梨花(采梨)节”,全年来砀游客79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6亿元。民宿新业态梨墅帐篷酒店获评“皖美金牌民宿”20强、皖北六市唯一。

 

 

 

   

      

 

 

 

 

 

 

六、交通、运输、电讯

2024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增加值18.58亿元,比上年增长6.0%。铁路货运量30099吨。全年铁路接送旅客131.82万人次。2024年,我县居民拥有汽车122705辆。大型汽车58606辆;小型汽车111151辆;摩托车3193辆;小型新能源汽车6748辆。2024年末,全县公路里程达2831.239公里;全县实有出租汽车445辆,县城公交线路28条,营运公交车辆107辆。202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数944户;移动电话用户681143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61524户。

七、财政、金融

2024年,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51亿元万元,增长1.9%。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6.86亿元,增长2.6%,其中,增值税收入完成3.97亿元,增长14.3%;非税收入完成8.6亿元,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5.42亿元,减少1.3%。重点支出项目中,农林水支出9.51亿元;教育支出15.67亿元,增长4.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45亿元,增长12.9%;卫生健康支出4.13亿元,增长25.2%

 

 

      

  

 

 


2024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39.7亿元,比年初增加59.3亿元,增长12.6%。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63.3亿元,比年初增加49.47亿元,增长11.9%;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39亿元,比年初增加15.5亿元,增长3.7%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2024年末,各类教育学校405所,其中,小学127所,普通中学58所,职业初中2所,特殊教育1所,幼儿园217所。在校学生150083人,比上年增加468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生47450人,比上年增加1644人;小学在校生67644人,比上年减少145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3391人,小学专任教师3426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58.6%。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深入实施科技兴县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我县的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推动成果转化。2024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第599号公告认定,“砀山黄桃”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继砀山酥梨之后,砀山县认定的第二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4年,全县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0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6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3.47件,同比增长6.8%。商标新增注册1642件。商标有效注册量13441件,同比增长11.08%。新增知识产权贯标企业4家。

2024年,成功复排国家级非遗戏曲四平调《白蛇传》《小包公》;举办安徽省非遗表演类项目展演,徽剧、黄梅戏、泗州戏等13个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轮番上演;组织参加“淮海经济区文化馆联盟”、宿杭非遗考察团展示展演等活动20余场,砀山唢呐成功亮相央视《星光大道》。博物馆获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图书馆获评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美术馆、文化馆等县属场馆年接待游客人次65+。助老文旅微电影《为你而来》顺利首映。成功举办西湖·砀山书画艺术交流展。入选第四届中国画作品展1个、入选“诗意江南”全国工笔画册页作品展2个,入围“画说江淮”--安徽美术现实题材主题创作征集3个、入选宿州市中青年书画人才培训“龙凤计划”3人。

我县成功举办砀山梨园半程马拉松赛、马术耐力达标赛、全县篮球足球乒乓球联赛等赛事活动,吸引9.2万人次参与;“大地欢歌,舞动江淮”荣获全市广场舞联赛二等奖;砀山县足球代表队获省足球业余联赛宿州市选拔赛第一名;参加全市乒乓球选拔赛,荣获冠军2个、亚军3个;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获评“安徽省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

2024年末,全县有医院18个、卫生院19个,实有床位数5390张,卫生技术人员6793人,其中,执业医师2368人,执业助理医师823人,注册护士2824人。乡镇卫生院床位1589张,卫生技术人员548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末,全县家庭总户数355637户,总人口998638人,其中,男性522916人,女性475722人;城镇人口298444人,乡村人口700194人。0-17211507人,占总人口22.18%18-34221325人,占总人口22.16%35-59371565人,占总人口37.21%60岁及以上194241人,占总人口19.45%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24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1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53元,增长4.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03元,增长6.2%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民生福祉全面提升。2024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774509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729135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5573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3596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62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69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2024年末,全县有住宿的各种福利机构42个,床位4515张。五保户供养人数3511人。

十、资源、环境、天气

2024年,自然保护区面积13812公顷;全县耕地面积32343.84公顷,水浇地89.08公顷,旱地32251.89公顷,高标准农田33.6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69%,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绿色食品82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3个。

全县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达标率为100%。空气质量显著提升,PM     2.5年均值44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达248天,空气优良率为72.7%,综合指数4.09,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5.28%97%

2024年,全年降水量1329.8mm,比历年平均值偏多561.8mm。受第13号台风“贝碧嘉”影响,918380.2mm(特大暴雨,单日降水量为建站以来历史极值)。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364.9小时,比历年平均多232.2小时,较去年偏多7.6小时。全年平均气温16.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6℃,出现在613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1.2℃,出现在123日。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4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二〇二五年五月七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