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印发了《砀山县文化和旅游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树立“世界梨都 花海砀山”新形象,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特色先导产业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一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规划》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落实;文化艺术创作进一步繁荣;促进文化文物保护利用;构建文化交流合作新格局。
二是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优化旅游产业业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旅游服务业占比大幅提升,文旅产业成为重要支柱性产业,文旅创新创造活力迸发,建设成为在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文旅强县。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1、初稿征求意见。在前期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相关规划内容,完成《规划》大纲,县文旅体局召集局各股室进行优化。先后两次发文至各乡镇人民政府、各县直有关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2、形成初稿。综合各单位反馈情况,编制组对规划进行了修改,修改完善后形成初稿,将初稿提交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审阅,汇报规划编制情况,编制组根据意见进行了再次修改完善。
3、评审形成送审稿。县文旅体局将修改完善后的初稿,结合省、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完成修改形成送审稿。
4、审核形成正式稿。按领导要求结合省、市提出的新要求,组织编制单位对规划进行提炼,同时与发改委及各乡镇进行对接,把“十四五”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重新进行梳理,形成正式文本。
四、主要内容
《规划》分两部分共17节:第一部分为指导思想,明确政策依据,对“十三五”发展进行回顾,并对“十四五”发展形势进行分析;第二部分为主要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空间布局;提出了确保规划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并列出了重点项目。
围绕总体要求,《规划》主要包含建立体系,筑牢故黄文化底色、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创新公共文化运行机制,重点培育文化旅游产品。加强传播,建立演艺产品创作生产补贴机制,促进砀山四平调、等原创性演出产品的生产;以书画艺术、戏曲表演、剪纸印染、木雕柳编等民间文化艺术为重点,多途径的发现和培育砀山民间文化人才等内容。加快项目建设。包括重点建设以下 6 个项目总投资约11.431亿元。整理挖掘文化内涵。提炼砀山旅游文化品牌广告用语,打造砀山旅游名片,形成独具砀山特色的品牌,形象定期举办梨花节、采梨节、梨园马拉松比赛、国际马术比赛等旅游节庆活动。拓展旅游市场。包括加强与徐州、合肥、郑州等地旅行社深度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加强旅游区域合作,积极参与旅游交易会、博览会、联谊会等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推动转型升级。包括加快生态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强化旅游商品开发,延长旅游产业链条。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体育旅游、老年旅游、医疗健康旅游。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导游进出机制、薪酬机制、激励机制与保障机制,优化导游队伍结构,提高导游队伍整体素质。
联系人:旅游科(股)商月月
咨询电话:0557-88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