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人民政府(政府办) > 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执行及落实情况
浏览量:   字体:【    】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宿州市砀山县生态环境分局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文章来源: 宿州市砀山县生态环境分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7-04 08:50
字体大小:【    】

今年以来,宿州市砀山县生态环境分局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深入打好攻坚战。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推动煤炭减量替代。薛楼园区集中供热项目(宿州纯丽热力有限公司)正式供热,接入7家板材企业,2家对接中(预计月底完成)。累计取缔散煤销售点10家,检查浴池420家次、餐饮1433家次,制止散煤使用59家次。二是深化产业绿色转型。6家砖瓦窑企业实施升级改造,5家完成脱硫、湿电除尘及在线监测安装,二氧化硫、PM10排放减半。开展VOCs深度治理,对30余家板材企业开展点对点帮扶300余人次。三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老旧车辆淘汰方面:2025年公示报废/更新国四及以下货车256辆(申报资金1457.6万),另43辆待公示(申报29.7万);现存42辆国三车正督促报废,计划年底清零。移动源管控方面:非道路机械实施“进场报备-尾气检测-电子围栏”管控;安装黑烟车抓拍系统,划定新能源货车通道;遥感检测车辆4167辆,超标率10.2%。四是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对28个在建项目全覆盖督查,下发整改通知31份,下发交办5个,立案处罚2家;工地100%安装在线监测及视频监控。配备雾炮机58台、塔吊喷淋21套,硬化道路3.2万㎡,裸土覆盖率98%;投入30辆环卫车,机扫率85%以上。督促930余家餐饮店安装净化器并定期清洗,整改投诉42件。恶臭异味整治:整改投诉7件,对20余家水果加工污水站实施加盖密闭。五是构建数字监管体系。集成2个省控站、6个市控站点实时监测常规污染物;配备气溶胶激光雷达1台、车载VOCs质谱仪1套。六是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覆盖248家企业),按要求落实减排措施。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巡查监管。每周两次定期组织巡查行动,覆盖辖区内9条重点河道及其重点支流,今年以来共交办水污染问题29个,已整改完成19个。二是加快推进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环境一期工程共完成总工程量的约90%,雨水管道完成12983米,污水管道完成14539米,河道施工969米。水环境二期工程共完成总工程量的约79%,雨水管道完成4800米,污水管道完成9245米,已完成雨污水管网清淤、检测及修复286公里,非开挖修复完成600个点,开挖修复完成1300米。三是推进城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正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进度达到总工程量的约70%,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投入试运行。高铁污水处理厂扩建及配套管网工程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约30%,预计2025年建成投入使用。紧盯工业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建立异常响应机制,目前进水浓度已基本稳定。四是加强涉水企业监管。开展涉水企业废水处理设施专项检查,帮扶企业做好污水处理设施问题整改。五是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砀山县南四湖流域及利民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项目已经过省厅和水司专家审核,争取尽快入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库。六是加强联防联控,密切联系上下游。苏鲁豫皖四省七县签订了联防联控协议。七是推进水环境生态修复,强化工程治污。有序推进复新河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进度,加强小神湖人工湿地项目运维管理确保发挥生态效益。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强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监管,开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对全县16个镇(园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严厉打击土壤污染行为,依法对砀山县神湖荧光材料有限公司、砀山县老化肥厂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开展调查,确保土壤安全。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对纳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的地块进行取样调查,目前已完成调查工作。今年上半年查出一起违规收取废旧电瓶案件,目前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二是按照三年黑臭水体综合治理要求,我县建立了农村黑臭水体动态管理清单,明确了水体名称、位置、面积、污染成因、责任主体等信息,实行“一水一策”管理,确保底数清、情况明。2025年确定治理完成102个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近80%,预计年底能按要求全部完成。

(二)持续深入推进问题整改。一是高标准落实整改任务。动态建立2025年度“1+1+N”整改任务清单,加快推进存量问题整改,确保2025年整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长期整改任务达到时序进度。二是攻坚重点信访问题。针对未销号问题,明确“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项清单,确保各类问题按照规定要求和时限整改达标、见底清零。三是强化滞后问题专项督办。对整改推进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各类突出问题实施重点调度,倒排工期、责任到人,坚决杜绝逾期销号风险。截至目前,我县各类突出环境问题应于2025年销号任务共83个,现已销号48个(2024年央督交办信访件24个、市警示片披露问题3个,县级自查问题21个),未销号35个。未销号问题包括:中央层面3个。包括2024年,第三轮中央督察反馈问题2个【砀山县梨多宝公司堆放固废问题,砀山县联欣、联众检测公司机动车检测弄虚作假问题】、交办信访问题1个【砀山县2家旋转窑砖瓦窑厂企业(砀山留营建材有限公司、砀山县隆康建材有限公司)存在露天堆放原料级其他环境问题】。省级层面1个。为2022年省督察反馈问题【砀山县经开区规划环评落实不到位问题】。自查问题31个。主要为市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13个,以及纳入县级验收的日常大排查大整治问题18个,总体符合整改序时进度要求。

(三)持续深入维护生物生态安全。按照省市环委办转发《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自然保护地2024年省级遥感监测(本底)疑似问题线索实地核查和整改工作的函》要求,对我县砀山酥梨、黄河故道保护区、古黄河森林公园378处点位进行全面核查。其中18处重点线索点位中,3处需整改,1处已整改完成,待销号;360处一般线索点位,核查报告已上报市局,正在制定整改措施及整改时限。

(四)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执法监管。一是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年初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计划及抽查清单,本部门检查共28家,部门联查(牵头)共4家。二是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今年上半年共立案查处20起、处罚金额100余万元,其中涉及企业18起,移送公安机关涉刑事案件2起,行政拘留1起,协助当地政府拆除“散、乱、污”企业2起,对35家涉水企业开展提标改造整治工作,对228家涉气企业开展大排查、大整治,目前均已完成整改。利用探地雷达对全县涉水企业检查,发现1起利用老旧排污管网向排放生产废水,目前正在启动生态损害赔偿、行政处罚程序。三是严格推进信访投诉办理。2025年以来,累计受理生态环境投诉共148件,已办结140件,办结率95%,未发生因环保履职不到位而造成群众进京赴省来市的非正常上访、集体上访、重复上访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四是深入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拍摄全县警示片1期,20个县级警示片执法检查工作目前全部销号;汛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排查养殖场(户)156家,存在环境问题的27家,目前已完成整治,立案办理畜禽养殖行业环境违法案件2起;今年上半年共检测非道路移动机械59台,发放牌照35台,不合格17台,其中开展监督性检测一次,检查企业11家,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22台次,不合格17台次;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按照上级要求不定期对区域内企业开展现场执法检查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1月份,配合城管、交通、应急、消防等部门有效处置一起液化气站储气罐泄漏事件。五是全力推进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办理。截至目前,正在启动生态损害赔偿案件3件。

(五)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对建设项目的审批,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污染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改建扩建项目的审批,明确要求对原重点排放工艺或设备实行改造或淘汰,使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在省下达的计划指标之内。截至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影响报告表11项,登记表备案71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