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宿州市砀山县生态环境分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浏览量:   字体:【    】

【答复】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87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来源: 宿州市砀山县生态环境分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9-11 15:46
字体大小:【    】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87号

提案的答复

 

包沛委员:

您提出的《精准防治板材加工污染 擘画美丽蓝天画卷》的提案,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的建议!我们将认真阅读参考。

一、基本情况

2024年10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砀山县开展实地督察,针对薛楼板材加工园大气污染问题进行了通报。30日,砀山县制定了《薛楼板材加工园板材加工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整改方案》,对22家板材加工企业逐一排查整治。目前,排查问题143个,已初步完成整改。华人家具、旭和家具、立德木业等均已对废气收集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立行立改。其中,华人家具、旭和家具进行了行政处罚,立德木业、华人木业、辉宏木业、忠坤木业、仁盛木业、文通椅业自行拆除搬迁。

同时,选取3家整改“标准型”企业,聚焦共性化、差异化、个性化等不同类型问题,“一企一策”帮助企业整改提升。16家涉气企业,6家企业已安装喷淋塔治污设施,其余企业正按提升方案强力推进。12家企业已集中供热,1家企业集中供热管道正在铺设建设中,3家不具备供热条件的企业更换清洁能源作为燃料,薛楼园区内2吨以下生物质锅炉已全部取缔。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保障,建强整治根基

一是高位统筹,扛牢政治责任。砀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调度会、整改推进会等11次,听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情况的汇报;先后13次深入一线督导调度,强力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二是高点谋划,夯实齐抓共管。县委县政府已经成立整改工作专班,对板材加工行业整治目标、主要任务、工作步骤、主体(监管)责任等方面给予明确,抽调12名精干力量组成整改工作组,进驻薛楼板材加工园区,同时参与整改的企业全部安排干部包保,定期调度,推动整改。

三是高效推进,精准帮扶指导。照整改工作部署要求,整合资源力量,市县环保职能部门和薛楼板材加工园对辖区内所有涉气企业开展问题排查、督促推进、加强监管和执法处罚等工作,为问题整改夯实根基。

(二)强化责任落实,共推整改目标

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深刻认识抓好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立砀山县薛楼板材加工园区板材加工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整改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原则,责任领导定期深入整改现场督导督办。薛楼板材加工园县直相关部门坚决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确保整改任务按期完成、取得实效。

突出重点,强化督查。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间表抽调精干人员,专人负责,狠抓落实,限期推进问题整改,确保问题整改在时限内完成。整改工作纳入年度环保考核内容,县委督查室适时开展整改工作巡查督查,了解进展,传导压力,推动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因在整改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县纪委监委进行责任追究。

强化调度,严格报送。县环委办加强工作调度,紧盯问题台账,严抓整改成效。建立整改问题工作调度机制,及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报送整改进展情况。县生态环境分局统筹做好整改销号工作;县环委办做好销号材料审核把关。

(三)坚持系统治理,助力整改增效。

一是源头治理,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根据《安徽省贯彻落实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精神,县委县政府组织县生态环境分局、园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制订园区整改提升方案。企业根据整体方案均已制订了“一企一策”方案。同时,加强宣传培训指导,提高企业环保意识督促企业规范日常管理,自觉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园区内企业均按照《安徽省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工作方案》(皖环发〔2024〕1号)的要求,将胶粘剂和油性漆进行了替代,采用符合规范要求的低挥发性胶粘剂、水性油漆;企业采取更换破损管道、更换风机提高风量、热压及喷涂工序密闭收集,同时本着“应收尽收”的原则,增加锯切、打磨、雕刻等工序颗粒物的收集以及调胶/施胶等工序有机废气的收集等措施,有效提高收集效率,减少无组织排放;企业通过更换破损布袋等措施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排放,及时更换喷涂工序废气治理设施的活性炭,提升热压工序废气治理设施,由单一级活性炭或活性炭+光氧改为二级水喷淋,全部改造完成后可有效降低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同时加强对环境卫生的检查,企业的厂容厂貌有了明显改观,基本消除了“脏乱差”现象。

二是秉公执法,严查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为有效提升监管力度,科学执法,园区已与第三方签订“振动监测”采购合同,实现生产设施与废气治污设施的智能振动监控,有效杜绝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违法行为。2025年以来,县生态环境分局强化日常执法监管,共立案处罚12家12次,共罚金额51.98万元,关停4家产能落后的企业,对园区内违规企业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三是综合治理,精确解剖解决一类问题。建立完善常态长效机制,深入举一反三,持续开展同类型问题排查整治,推动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类问题,以点带面推进板材行业行为规范。

四是优化环境,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资884万元“以工代赊项目”已开工,主要涵盖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企业周边的道路修复、污水管网和沟河整治等),项目实施完成后,将极大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为推动问题整改彻底,县政府计划实施“薛楼园区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7万平方米,正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前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部分企业搬迁至新的厂房,有利于企业解决一系列环保问题,进而形成“环境优则企业兴”的良性循环

三、下步计划

  (一)精准施策,推动整改措施落地见效。一是深化污染源头排查,结合前期整改暴露的问题,聚焦板材加工园区核心污染点,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全流程检测,明确污染浓度、排放节点等关键数据,避免“盲目整改”。二是针对性优化整改方案,定期开展环保类专项培训和入企送法宣传活动,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及环保管理水平,鼓励支持板材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确保设备与产能匹配,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摸清园区整体底数,强化企业分类施策,补齐污染管控疏漏和日常监管盲区,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杜绝环境违法行为发生,推动整改落地落实。

(二)建章立制,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环保管理制度,成立专门环保小组,配备专职人员(中小企业可设专人兼职),明确职责,强化日常巡检、跟踪整改进度,避免“整改后反弹”。二是强化合规监督与问责,制定《环保违规奖惩办法》,对严格执行运维流程的岗位给予奖励,对擅自停用环保设备、台账记录造假等行为严肃问责;定期(如每月)自查环保合规情况,模拟环保检查流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三是建全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对容易出现死灰复燃、回潮反弹的问题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形成重点监管清单,排定每月巡查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落实重点监管,注重后期监管,巩固工作成效,对各类问题验收销号后,均应当持续关注后期监管,防范问题回潮反弹或出现新的问题,做到销号不销监管、不销责任。

   (三)补短板强弱项,提升环保支撑能力。一是保障资金与技术投入。资金方面:若存在资金压力,可梳理地方环保补贴政策或通过分期采购、租赁设备等方式降低初期投入,优先保障关键设备升级。技术方面:与环保技术服务商建立长期合作,定期邀请专家上门指导,避免因技术不熟导致整改效果打折扣。二是整改专班加强学习,向领域内专家及相关人员请教,向国内同类型先进企业学习,不断探索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三是标杆企业先行先试,整改标杆企业申请县、市级验收,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根据验收反馈问题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同时敦促其他企业尽快完成整改。

 

 

宿州市砀山县生态环境分局

2025年9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