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高铁新区管理委员会 > 政策文件
浏览量:   字体:【    】

高铁新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文章来源: 高铁新区管理委员会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3-30 11:30
字体大小:【    】

砀高管发〔2023〕7号

高铁新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1.高铁新区概况

高铁新区下辖8个村(居),常住人口约3万人,国土面积33.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

2.防汛抗旱(水工程)基本情况

2.1防洪(汛)工程

高铁新区辖域内主要河道、大中沟有:大沙河、白龙沟、阚沟、利民河、陈庄沟、王庄沟、李庄沟等。

2.2农田水利设施:辖区现有农田面积2.3万亩,机井约500眼,有王庄沟闸、大沙河薛口闸、陈庄沟闸,没有水库。

主要薄弱环节(隐患风险)基本情况

序号

风险区域(隐患点)

风险类型

所在位置(村、社区)

涉及转移安置人员(人)

1

南关地下道铁路涵洞

桥隧(涵)

道南路社区

2

西关地下道铁路涵洞

桥隧(涵)

道南路社区

3

高铁地下道涵洞

桥隧(涵)

站前社区

备注:风险类型分为山水下泄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行蓄洪区、小型水库下游、城乡低洼易涝区域、下穿式立交桥、临河(沟)道路、桥隧(涵)、地下空间(商场、车库等)、涉山涉水旅游景区、采煤塌陷区、危旧房等。

3.重要危化企业及仓储情况

辖区有加油站3所,其中2所位于道南路社区、一所位于薛口村。

二、组织指挥体系

1.指挥部组成

新区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担任指挥长、分管副主任任第一副总指挥长,派出所、党政办、民政办、司法所、财政所、国土所、退役军人服务站、文化站、城管市容办、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

2.责任包保

包保

领导

职务

联系方式

包保行

政村

参与包保站所

王庆苍

党工委委员

15856703449

薛口村

党政办

张建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13905579321

站前社区

农经办

张建

党工委委员

管委会副主任

13905579321

西苑社区

司法所

王庆苍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15856703449

南苑社区

文化站

孟飞

信访办主任

13965366596

道南路社区

信访办

朱亚

社会事务办主任

13965362256

新城社区

民政办

傅原溪

党工委委员(挂)

18255776515

孟饭棚社区

规划办

汪帆

党工委委员(挂)

15755760001

陇海新村

财政所

注:承担防办日常业务的机构及水利站可不参与包保。

3.现场指挥机构

河道、水库、涵闸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上报险情信息并视情组建现场指挥机构,由指挥长担任,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援与应急处置工作。

防汛应急响应期间分管负责同志坐镇指挥。

4.汛(旱)前检查(自查)

新区防指及相关站所全面开展汛(旱)前检查(自查),查找薄弱环节,按要求上报,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度汛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按权限做好防汛抗旱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确保正常运行。

各村(居)积极摸排、反馈村内易涝区域、水毁工程、河沟阻水物(坝),同时就防汛抗旱项目、应急处置等措施等工作做好上下对接

水利、农业、自然资源、住建等站所按职能开展汛(旱)前检查(自查),分别负责辖区水利(防洪)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地质灾害、易涝点及危房等等(分站所具体描述检查内容)。按权限完成或申报县(区)有关部门,做好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与整治消除完成情况。

三、监测预警

1.预警信息

主要依据县级以上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现场实际监测掌握的本辖区降雨及洪水情况,由新区防办联系有关站所、村(居),采取应急广播、电话、短信及相应的网络联系方式,也可结合实际,采取录音移动喇叭、手摇报警器及敲锣等方式广泛发布,必要时挨家挨户通知群众。

2.预警响应

2.1汛情灾害预警:建立汛情灾害易发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和汛期值班巡逻制度,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报新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2.2干旱预警:新区防指根据形势,作出相应安排,加强对各村抗旱指导督促。水利站、农业部门等加强旱情、墒情关注(监测),做好引水等工作,增加抗旱水源。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努力保障农业及工业用水安全。及时组织开展抗旱浇灌、应急送水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按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应急响应行动分紧急响应、特急响应两级。

2.响应条件

2.1紧急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大型河道超警戒水位,水库大水量溢洪,局部洪涝灾害,中小河流堤防、小Ⅱ型水库出现一般险情,无堤防河道出现超保证水位洪水或漫溢险情,台风可能或已发生影响,县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Ⅳ级或Ⅲ级应急响应,辖区普遍发生轻度、中度旱情,或局部严重旱情。

其他需要启动紧急响应的情况。

2.2特急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大型河道超保证水位或出现险情,中小河流堤防、小Ⅰ型水库出现险情、小Ⅱ型水库出现较大险情,局部洪涝灾害,台风可能或已经发生严重影响,县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Ⅱ级或Ⅰ级应急响应,辖区普遍发生严重旱情。

其他需要启动特急响应的情况。

3.响应启动及终止

达到响应启动条件,由新区防办提出响应启动建议,报新区防指研究决定。当暴雨洪水影响结束,险情得到控制,旱情已解除或有效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由新区防办提出响应终止建议,报新区防指研究决定。

4.响应行动

4.1紧急响应行动

新区防办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镇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密切监视汛情,加强巡逻查险。

新区防指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新区。

新区防指指挥长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

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新区领导及防指成员根据责任包保赴洪涝发生险情、汛情灾情严重的行政村指导。

提前安全转移可能受洪水威胁的群众。

必要时,按照规定申请县级防指派出专家组/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4.2特急响应行动

新区防办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新区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密切监视汛情,加强巡逻查险。

新区防指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新区。

1)新区防指政委或指挥长带班,并坐镇指挥,必要时,从新区防指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充实值班力量。

2)新区防指政委或指挥长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乡镇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作出工作部署,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县级党委、政府和防指。

3)新区领导及有关成员按照分工赴相应的村(居)督导防汛救灾工作。

4)全面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洪涝灾害危险区域场所实行管制或关闭(低洼区域、下穿低洼道路、地下场所等)。

5)按照规定申请县级防指派出专家组/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五、转移避险及自救互救

1.转移条件

如无堤防河道、大中沟发生漫溢,台风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发生大面积内涝,住宅进水等情况。

其他需要转移避险情况。

2.转移对象

如河道周边、水库下游洪水影响风险区、城乡低洼区域进水住宅,危旧房屋内群众等。

3.转移命令

达到转移避险条件,由新区防办主任针对全区,包保领导或村(居)书记可对相应行政村提出转移建议,由指挥长研究决定,下达转移命令。

紧急情况下,各村(居)书记有权根据自身情况研判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本辖区人员转移,并将情况报告新区防指。

4.转移信号

准备转移信号:由新区防办视具体情况而定。

立即转移信号:由新区防办视具体情况而定。

5.转移避险及自救互救

5.1提高避险意识、能力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和演练,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尤其要增强洪水影响风险区内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知晓避险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

5.2转移方式:分阶段、区域及洪涝情况(阐述具体情况划分)采取步行、农用车、区村安排车辆、冲锋舟等形式。

5.3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各村结合实际情况迅速制定转移路线,并设置安置地点。

5.4自救互救

群众接到转移信号应相互转告、互救互助,如事态紧急,来不及转移出去,可集中至村内安全的高地,或位置较高、较为坚固的邻居家避险,等待救援。

拥有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及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装备的群众可联系村(居)或主动帮助开展救援等工作。

其他自救互救办法。

六、应急力量

1.应急抢险队伍

新区指挥部组建100余人的机动应急小分队,各村(居)组建不少于20人小分队,其他一般护岸及沿河重点企业,根据需要组建相应规模的小分队。抢险队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汛期不得外出,特殊情况,必须请假。

2.落实防汛经费和物资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高铁新区管理委员会准备2万元防汛抢险经费和储备木材20立方米,编织袋2500个及其他防汛物资;各村(居)要储备一定的资金用于应急抢险和防汛物资、器材的购置,确保抢险急用。

3.巡堤查险队伍

总体情况,包括巡堤查险队伍及人数、巡查防守涉及区段等(详见附件)。

4.辖区防汛抢险救援装备情况

总体情况,辖区内现有、可供紧急防汛期调用的防汛抢险装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吊装设备、自卸车、冲锋舟、排涝泵车数量(详见附件)。

七、信息报送

1.报告内容

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工程调度运用情况,抢险、救灾进展情况,防汛抗旱人力调集、物资及资金投入情况,人员转移及安置等情况。尤其要做好险情、灾情报送工作。

2.信息报送

由新区防办报送县区防办,对应的站所同时报行业主管部门。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应及时、准确、全面,重要信息一事一报,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首报基本情况,再续报详情。重大险情、溃堤破圩、人员伤亡等险情灾情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信息报送要求详细参考《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国汛﹝2020﹞7号)。

附件:1.巡堤查险队伍统计表;

2.辖区防汛抢险救援大型装备统计表;

砀山县高铁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3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