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玄庙镇人民政府 >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
浏览量:   字体:【    】

玄庙镇2023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文章来源: 玄庙镇人民政府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3-30 15:03
字体大小:【    】

玄庙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2023)

砀山县玄庙镇人民政府


目录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二、基本情况

(一)乡镇概况

(二)防汛抗旱(水工程)基本情况。

二、组织指挥体系

(一)指挥部组成

(二)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三)责任包保人员及职责

(四)现场指挥机构

(五)汛(旱)前检查(自查)

三、监测预警

(一)预警信息

(二)预警响应

四、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二)响应条件

(三)响应行动

五、转移避险及自救互救

(一)转移条件

(二)转移对象

(三)转移命令

(四)转移信号

(五)转移避险及自救互救

六、应急力量及措施

(一)应急抢险队伍

(二)落实防汛经费和物资

(三)辖区防汛抢险救援装备情况

七、信息报送

(一)报告内容

(二)信息报送


玄庙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安徽省基层防汛抗旱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方案》

砀山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原则

1、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尽力做到不损一房,不死一人。

2、基本原则

立足预防,主动防范。把洪涝干旱灾害的预防管理放在防灾减灾工作的中心环节,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旱情、险情和灾情,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

分级负责,加强督查。洪涝干旱灾害按行政区域实行属地管理,以各村委会为主体进行处置,并实行属地负责制。镇防指督导各村的应急处置工作。

科学调度,保障安全。认真分析洪涝干旱灾情的发展和防汛抗旱工程现状,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保障安全。

果断处置,全力抢险。一旦发生重大洪涝干旱灾害等险情,应迅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全力抢险救灾,尽最大努力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二、基本情况

(一)乡镇概况

玄庙镇下辖1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约 7万人,国土面积 1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03万亩。玄庙镇交通便利,陇海线、郑徐高铁穿镇而过,310国道、401省道贯穿东西南北,另还有多条乡道。

(二)防汛抗旱(水工程)基本情况。

1、防洪(汛)工程

玄庙镇辖域内主要河道、大中沟有:黑水河、引黄沟、刘庞沟、复新河、苗成河、利民沟、焦集沟、大徐中心沟、废黄河、中心沟等。

2、农田水利设施:辖区现有农田面积4.26万亩,机井823眼,水库1座(小寨水库)、涵闸2座(马良闸、庞林闸)。

3、主要薄弱环节(隐患风险)基本情况

序号

风险区域(隐患点)

风险类型

所在位置(村、社区)

涉及转移安置人员(人)

1

高速桥

桥隧

梨花

0

2

高速桥

桥隧

马良

0

3

高速桥

桥隧

大寨

0

4

高速桥

桥隧

朱寨

0

5

高速桥

桥隧

古黄

0

备注:风险类型分为山水下泄区、地质灾害隐患点、行蓄洪区、小型水库下游、城乡低洼易涝区域、下穿式立交桥、临河(沟)道路、桥隧(涵)、地下空间(商场、车库等)、涉山涉水旅游景区、采煤塌陷区、危旧房等。

4.重要危化企业及仓储情况

辖区有加油站 7所,分别位于玄庙村、王集村、马良村、

朱寨村、果园场社区、吴寨村;燃气站1所,位于玄庙村。二、组织指挥体系

(一)指挥部组成

镇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政委、镇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镇长任第一副总指挥,镇综治办、水管站、安监站、派出所、党政办、民政办、司法所、财政所、国土所、农业综合服务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电管所、文化站、交警中队、中(小)学、卫生院、村委会等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快速高效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日常工作。

(二)工作组组成及职责

指挥部内设机构包括:综合协调组、信息预警组、救援安置组、应急救护组、物资保障组、安保维稳组、灾后处置组、灾情调查组、宣传报道组、财务管理组、督查督导组。具体职责如下:

综合协调组:由张亚彬同志负责,由镇班子成员、党政办人员任小组成员。确定辖区人员转移行动方案,协调救援力量开展人员转移等各方面工作,并视情况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

信息预警组:由黄全平同志负责,由镇应急办人员任小组成员。密切关注各类气象、灾害预警,及时转发最新气象变化趋势。

救援安置组:由赵明虎同志负责,由镇武装部人员任小组成员,组织基层民兵救援队伍,临灾期间24小时快速反应,随时出动开展辖区人员转移避险具体工作,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区、棚户区居民避险安置工作。协助集中安置点各项管理工作。

应急救护组:由邵艳茹同志负责,由镇卫生院任小组成员。当地质灾害发生人员伤亡和疫情时,组织医疗和防疫队伍迅速进入灾区抢救受伤员,及时做好环境卫生防疫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物资保障组:由殷迪同志负责,由镇民政办、党政办人员任小组成员。负责采购各类救生设备、照明器材、绳索等防汛物资及生活物资,及时调配各应急点所需物资。

安保维稳组:由舒畅同志负责,由镇派出所、信访办、综治办人员任小组成员。开展灾区治保和消防工作,打击各种扰乱社会治安的不法行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救灾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灾情调查组殷迪同志负责,自规所、住建所、民政办人员任小组成员。对各灾害点发生的灾情进行调查统计,对灾害造成的损失作出评估,及时将调查情况报镇指挥部办公室。

灾后处置组:由郭盛龙同志负责,由镇环境办人员任小组成员。汛情过后,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清运垃圾、环境整治,防止疫情传播。

宣传报道组:由邵艳茹同志负责,由镇宣传办人员任小组成员。做好汛期网络舆情引导和相关报道工作。

财务管理殷迪同志负责,由镇财政所人员任小组成员,筹集救灾经费,负责向上级申请救灾经费,统一管理上级援助救灾经费。

督查督导组:由徐作栋同志负责,由镇纪委人员任小组成员。督查防汛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党政干部在组织抢险、人员转移避险工作中履行职责及遵守工作纪律的情况。

(三)责任包保人员及职责

1、本处所指的包保责任人为群众转移安置包保责任人。

2、转移安置工作原则上每一户确定一名包保人员,每一户均要明确一所安置场所。

3、被包保的群众主要包括独居老人、无法独立行动的残疾人、行动不便的人群、留守儿童、孕妇等。

4、转移安置包保责任人要按照提前摸排的人员名单逐户、逐人落实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5、转移安置包保责任人要在转移后及时对转移安置群众情况进行登记,逐级上报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妥善解决安置人员的饮食起居。

包保领导

职务

联系方式

包保行政村

郭盛龙

人大主席

13855759889

权集村、张王庄村

舒畅

党委副书记

19155779111

和平新村、红星村、吴寨村

任璐

党委副书记

13721299606

罗寨村、马良村

徐作栋

纪委书记

13955768810

朱庄村、古黄新村

黄全平

党委委员 副镇长

13965369963

王集村、果园新村

郭飞飞

党委委员 组织部长

15155728779

果园场社区

赵明虎

党委委员 武装部长

13485831294

三联村、大寨村

邵艳茹

党委委员 宣传部长

18755788680

朱寨村

殷迪

副镇长

18355715597

梨花村

武伟松

人大副主席

18755783639

花园村、玄庙村

注:承担防办日常业务的机构及水利站可不参与包保。各村网格人员名单及各村转移安置点详见附件。

(四)现场指挥机构

出现险情时,第一时间上报险情信息并视情况组建现场指挥机构,由书记或镇长担任,负责组织、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援与应急处置工作。

防汛应急响应期间镇主要或分管负责同志坐镇指挥。

(五)汛(旱)前检查(自查)

镇防指及相关站所全面开展汛(旱)前检查(自查),查找薄弱环节,按要求上报,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度汛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按权限做好防汛抗旱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确保正常运行。

各行政村积极摸排、反馈村内易涝区域、水毁工程、河沟阻水物(坝),同时就防汛抗旱项目、应急处置等措施等工作做好上下对接。

水利、农业、自然资源、住建等站所按职能开展汛(旱)前检查(自查),分别负责辖区水利(防洪)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镇区易涝点及危房等等(分站所具体描述检查内容)。按权限完成或申报县(区)有关部门,做好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与整治消除完成情况。

(六)玄庙镇各村易涝农田区域及主要负责人

序号

行政村

责任人

备注

主要责任人

自然村

成员

联系电话

1

梨花村

蒋振芳15856257888

汪庄

郭臻

15655782253

2

朱庄村

赵丽

15856209934

季庄

季华才

13955762935

3

张王庄村

胡兴标18955716828

黄楼

苏运亭

15155796231

前徐庄

王路线

13690709851

4

朱寨村

张浩岭13955763538

周楼

张团结

13195570422

彭新庄

5

权集村

李琦

15956019991

焦集

郭引娣

15855321866

6

三联村

张超

15956019991

冯老家

冯三仓

15855326116

7

王集村

姚爱芳

17855737899

前臧

瓦房

耿新华

18955771908

8

果园新村

单勇涛15155726593

大徐庄

徐号

18655738878

9

古黄新村

郭法宗18355705571

坝村

徐嘉诚

18255777635

10

花园村

韩攀

18298050111

五座楼

庞明英

15256243007

王井村

宋汝更

13965369787

11

吴寨村

张伟

18855757666

吴寨村

庞艳平

13956861567

西刘庄

刘洪立

13855785521

(七)玄庙镇各村易涝农田区域工作措施

1加快疏浚沟河。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沟河疏浚方案,重点解决主要河流沟、坑塘等排水问题。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组织力量,加大投入,限期完成沟河疏治工作任务。

2加强物资储备供应。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配备必要的排涝机具、设备,以保证抢险排涝需要。

3建立抢险排涝队伍。各村要根据情况建立专门的抢险排涝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加强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

(八)玄庙镇高速桥隧主要负责人及工作措施

序号

所在村

村主要负责人

联系电话

1

梨花村

蒋振芳

15856257888

2

马良村

蒋彦锋

13956869198

3

大寨村

陈海港

13956861718

4

朱寨村

张浩岭

13955763538

5

古黄新村

郭法宗

18355705571

玄庙镇高速桥隧工作措施

1、每年汛前要进行防洪大检查,对既有线路排水设备、路基病害处所及其防护、导流设备等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应立即处理,制定加固与防洪措施。

2、相关村应储备一些应急物资,如木桩、钢管、编织袋、抽水机、线路保护设备、土方开挖设备、砂、应急照明灯等。

3、汛期做好水位变化记录并及时通报防洪防汛工作领导小组,村主要负责人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组织人员积极排水,雨水较大时,及时拉警戒线,树立危险警示牌,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监测预警

(一)预警信息

主要依据县级以上应急、气象、水务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及现场实际监测掌握的本辖区降雨及洪水情况,由镇防指办联系有关站所、村委会,采取应急广播、电话、短信及相应的网络联系方式,也可结合实际采取录音移动喇叭、手摇报警器及敲锣等方式广泛发布,必要时挨家挨户通知群众。

(二)预警响应

1、汛情灾害预警

建立汛情灾害易发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和汛期值班巡逻制度,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

2、干旱预警

镇防指根据形势,作出相应安排,加强对各村抗旱指导督促。水利站、农业站等加强旱情关注(监测),做好引水等工作,增加抗旱水源。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努力保障农业及工业用水安全。及时组织开展抗旱浇灌、应急送水等工作。

四、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按洪涝、旱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应急响应行动分紧急响应、特急响应两级。

(二)响应条件

1、紧急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大型河道超警戒水位,局部洪涝灾害,中小河流出现一般险情或出现超保证水位洪水、漫溢险情,台风可能或已发生影响,县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Ⅳ级或Ⅲ级应急响应,辖区普遍发生轻度、中度旱情,或局部严重旱情。

其他需要启动紧急响应的情况。

2、特急响应条件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大型河道超保证水位或出现险情,中小河流出现较大险情,局部洪涝灾害,台风可能或已经发生严重影响,县级防指启动防汛应急Ⅱ级或Ⅰ级应急响应。

其他需要启动特急响应的情况。

3、响应启动及终止

达到响应启动条件,由镇防指办提出响应启动建议,报镇防指研究决定。当暴雨洪水影响结束,险情得到控制,旱情已解除或有效缓解,并预报无较大汛情、旱情时,由镇防指办提出响应终止建议,报镇防指研究决定。

(三)响应行动

1、紧急响应行动

1)镇防指办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镇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加强巡逻查险。

2)镇防指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所在单位。

3)镇防指政委或指挥长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

4)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镇领导及防指成员根据责任包保赴险情所在行政村指导工作。

5)汛情时提前安全转移可能受洪水威胁的群众。

6)必要时,按照规定申请县级防指派出专家组、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2、特急响应行动

(1)镇防指办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镇防指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做好相关工作,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加强巡逻查险。

(2)镇防指成员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所在单位。

3)镇防指政委或指挥长带班,并坐镇指挥,必要时,从镇防指成员单位抽调人员,充实值班力量。

4)镇防指政委或指挥长主持会商,作出工作部署,镇防指全体成员参加,作出工作部署,工作情况及时报告县级党委、政府和县防指。

5)镇领导及有关成员按照分工赴相应的行政村督导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6)汛情时,全面转移受洪水威胁的群众,洪涝灾害危险区域场所实行管制或关闭(低洼区域、下穿低洼道路、地下场所等)。

7)按照规定申请县级防指派出专家组、工作组赴现场指导抢险工作。

3、响应终止

灾害预警解除,由镇指挥部宣布应急响应终止。

五、转移避险及自救互救

(一)转移条件

无堤防河道、大中沟发生漫溢,台风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发生大面积内涝,住宅进水等情况。

其他需要转移避险情况。

(二)转移对象

河道周边洪水影响风险区、城乡低洼区域进水住宅,危旧房屋内群众等。

(三)转移命令

达到转移避险条件,由镇防指办主任针提出转移建议,由政委指挥长研究决定,下达转移命令。

紧急情况下,各行政村委会主任有权根据自身情况研判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本辖区人员转移,并将情况报告镇防指办。

(四)转移信号

准备转移信号:由镇防指办视具体情况而定。

立即转移信号:由镇防指办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转移避险及自救互救

1.提高避险意识、能力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教育和演练,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尤其要增强洪水影响风险区内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知晓避险转移信号、路线及地点。

2、转移方式

分阶段、区域及洪涝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划分)采取步行、农用车、镇村安排车辆、冲锋舟等形式。

3、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

各村结合实际情况迅速制定转移路线,并设置安置地点。(详见附件)

4、自救互救

群众接到转移信号应相互转告、互救互助,如事态紧急,来不及转移出去,可集中至村内安全的高地,或位置较高、较为坚固的邻居家避险,等待救援。

拥有挖掘机等大型装备及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装备的群众可联系村委会或主动帮助开展救援等工作。

其他自救互救办法。

5、特殊情况

因受灾严重人员被困无法转移时,网格长及网格员要立即联系救援队伍(消防、公安、120急救中心)同时上报镇防指办,并留一人在附近安全地点持续关注救援情况,做好信息上报工作。

六、应急力量及措施

(一)应急抢险队伍

镇指挥部组建50人的机动应急小分队,各村组建不少于15人小分队,其他一般护岸及沿河重点企业根据需要组建相应规模的小分队。抢险队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汛期不得外出,特殊情况,必须请假。

(二)落实防汛经费和物资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镇政府准备2万元防汛抢险经费、5台挖机,土编织袋2000个及其他防汛物资;各村要储备一定的资金用于应急抢险和防汛物资、器材的购置,确保抢险急用。

(三)辖区防汛抢险救援装备情况

总体情况,辖区内现有可供紧急防汛期调用的防汛抢险装备,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吊装设备、自卸车、冲锋舟、排涝泵车数量详见附件。

七、信息报送

(一)报告内容

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工程调度运用情况;抢险、救灾进展情况;防汛抗旱人力调集、物资及资金投入情况;人员转移及安置等情况。尤其要做好险情、灾情报送工作。

(二)信息报送

由镇防指办报送县防指办,对应的站所同时报行业主管部门。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应及时、准确、全面,重要信息一事一报,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首报基本情况,再续报详情。重大险情、溃堤破圩、人员伤亡等险情灾情信息必须第一时间上报。

信息报送要求详细参考《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国汛﹝2020﹞7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