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医疗保障局 > 决策部署落实情况
浏览量:   字体:【    】

砀山县医疗保障局2023年重点工作总结

文章来源: 砀山县医疗保障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12-13 15:53
字体大小:【    】

砀山县医疗保障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

 

2023年我局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今年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2024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省市考核指标落实情况(数据截至10月底)

1.扎实推进参保扩面

2023年度全县79.72万人参保。其中,城乡居民参保75.41万人,实际收到2023年政府补助资金50249万元,其中央财政补助资金40171万元,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0078万元(医疗救助资助参保4.38万人,资助资金1300.81万元),参保率98.81%;职工参保4.33万人,参保率100%。

截止到目前2024年城乡居民参保共缴费51.12万人,金额18157.34万元。

2.全力保障医保基金平稳运行

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情况:基金收入总额75963.83万元,基金总支出65212.32万元;2023年结余10751.51万元,历年累计结余55729.54万元,累计结余可支撑9.86个月。

职工医保基金情况:征收医疗保险费16042.29万元,支出13948.97万元,历年累计结余40529.92万元,统筹基金备付能力为36个月,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3.落实三重制度综合保障

职工政策范围内住院基本医保基金支付6002.29万元,报销比例80.41%;大病保险基金支付404.98万元,合规费用报销比例61.49%;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46323人次,费用1174.73万元,统筹基金支出78.52万元,整体运行平稳。

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基本医保基金支付40428.92万元,报销比例71.93%;大病保险基金支付9187.02万元,报销比例62.46%;城乡居民普通门诊基金支付1543.3万元,报销比例52.52%。特困、低保合规费用医疗救助支付3482.84万元,实际比例达76.50%。

4.抓好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医保电子凭证应用情况,我县10月1日至31日医保电子凭证结算10.87万笔,结算率66.38%。位居全市医保电子凭证结算率第一名。

5.做好异地就医服务保障

实现自行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就医“自助备案”。目前,参保人员可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窗口、政务服务窗口,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皖事通APP、安徽省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宿州医保微信公众号、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等多种渠道办理备案手续。

职工医保异地就医统筹基金支付4058.21万元,就医3451人次,直接结算3283人次,直接结算率为95.13%,异地就医占总住院38.72%,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80.15%。

城乡居民医保异地就医38817人次,统筹基金支付20592.44万元,占统筹总支出的38.91%,统筹支出同比上升6.14%,报销比例70.25%。

二、取得的成绩

1.开通医保消费短信业务

自建全县定点医疗机构智能监管子系统,通过短信推送医保消费信息,凡我县参保群众在本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诊的,结算时均能收到医保消费信息,使医保消费明明白白。目前已发送报销信息36万条,接到举报电话50条,处理医疗机构13家。医保基金门诊统筹支付同比减少260万元,这项工作得到了省医保局的充分肯定。

2.提高慢特病办理时效

开通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病种申请鉴定线上办理渠道,11月份共审核通过慢性病26人次、门诊慢特病保障待遇171人次。试行部分慢特病保障待遇“免申即享”和“即申即享”,普通慢性病审核由20个工作日缩至10个工作日,并及时通过短信告知,同时取消城乡居民参保群众纸质慢性病本,减少环节,优化流程,不断提高群众就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建设透析人脸识别系统

针对病人透析次数多费用高,违规刷卡不好认定的现状,建设人脸识别系统,将人脸识别和视频监控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的视频监控,解决了医疗机构和患者盗刷或者多刷医保费用问题。

4.提升村级卫生室门诊结算率

经过前期调研发现部分村级卫生室不予参保群众门诊结算,我局党组高度重视,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推进基层门诊结算工作,全县173家定点村(社区)卫生室,除4家暂不具备结算条件的村室外,169家均为参保群众提供结算,新增71259条结算数据。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日常监管力度,利用大数据分析,联合卫健、市场部门共同督促落实,严惩不给参保群众结算的村卫生室。

三、存在的问题

1.中央财政能力提升补助资金迟迟不能拨付到位。2023年国家医保部门拨付能力提升补助资金197.11万元,已支付86.66万元,支付进度43.97%,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未拨付的110.45万元能力提升补助资金如在12月底不能支付,国家医保部门将全部收回。原因剖析:县级财政困难。已向分管县领导汇报,并多次与县财政部门沟通推进支付进度,目前无进展。

2.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拨付缓慢。目前我县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支付进度20.14%,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2022年中央及省补助我县医疗救助金 4149万元,30.6万元未拨付。2023年中央及省补助我县医疗救助金6409万元,3498.91万元未拨付。目前共有医疗救助资金3529.51万元未拨付。如医疗救助资金不及时拨付,势必影响困难群体医疗救助待遇无法落实,会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原因剖析:县级财政困难。已向分管县领导汇报,并多次与县财政部门沟通推进支付进度,目前无进展。

3.异地就医监管难。随着长三角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不断落实优化等,外转率居高不下,异地就医监管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原因剖析:由于县级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异地就医人次逐年快速增长,虽然建立了长三角地区异地就医协查机制,但异地就医监管工作仍然面临着问题和困难。

四、下一步计划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和医保业务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持续推进民生保障。持续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扎实做好巩固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健全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工作机制;优化异地就医管理,引导群众合理就医;认真做好参保扩面工作,精准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做好城乡居民参保缴费末端公示制度。持续推进村级卫生室不予参保群众医保结算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参保群众及时充分享受医保待遇。

3.强化信访维稳工作。持续构建更加稳固、高效、有序的医保信访维稳体系,推进落实“民声呼应”工作机制,按照“六快”办理机制,完善医保网格化管理,坚持首问责任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合理诉求,着力解决参保缴费、业务经办、医保结算等领域常见的急难盼愁问题。

4.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医保信息平台建设,贯彻执行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推进法治机关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

5.做好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规范医保经办管理,健全医保经办管理服务体系和行风建设专项评价长效机制,持续推动医保经办业务下沉,提升医保便民服务水平。

6.全面加强基金监管。持续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宣传力度,定期开展执法能力培训;采取“飞行检查、重点抽查、交叉互查、全覆盖检查、专项督查”等工作举措;健全“执法联动、行纪衔接、行刑衔接、舆情监测”等工作机制;持续推进信用管理“分级评价”,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氛围;开展异地就医监管核查,提升监管效率。

7.落实集中带量采购。推进集中带量采购提速扩面和集采配套政策落地实施,全面落实集采成果,强化药品使用管理,完善平台监测、供应保障机制、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确保改革红利落地。

8.持续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疗机构和医保系统人员业务能力,落实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执行宿州市新版药品目录,规范定点医药机构服务行为;加快新开展(新增)医疗服务试行价格备案工作,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9.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提高政治站位,认真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医保工作的决策部署;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打造一支有理想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

10.推进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和转诊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县域医共体监管,进一步推动医共体健康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