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基本医疗卫生 > 重大疾病预防控制
浏览量:   字体:【    】

【幽门螺杆菌】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文章来源: 砀山县卫生健康委员会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12-14 10:21
字体大小:【    】

幽门螺杆菌常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感染后主要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与胃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有密切关系,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
传染源
幽门螺杆菌仅寄生于人体,因此传染源是被感染的人。
传播途径
目前,人-人之间的口-口或粪-口途径是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播途径,也就是说不卫生的饮食习惯是主要的传染途径。此外,医院消毒不彻底的胃镜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交叉感染。
该疾病的传播主要见于以下方式:
食用了不洁净的食物或者不洁净的水;
接触了感染者的唾液、体液、呕吐物或粪便排泄物,不洗手进食;
与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
与感染者共餐,使用感染者用过的不洁饮食器具;
幼儿园和学校内儿童、学生之间密切接触;
直接口对口喂食或密切接触。
典型症状
患者出现慢性上腹疼痛、饱胀、不适、反酸、嗳气、 晨起恶心等消化道症状,这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的炎症改变,即慢性胃炎;
当少数患者由上述慢性胃炎表现逐渐出现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疼痛或体重减轻等相应症状,这提示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在导致胃黏膜从正常胃黏膜一浅表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肠上皮化生一非典型增生一胃癌进程中恶化;
部分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节律性上腹痛,呈周期性发作,这提示可能发展为消化性溃疡;
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轻微消化道不适,这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性息肉等相关。
诊断依据
符合如下任一种情況,均可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
1.胃黏膜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组织切片或幽门螺杆菌培养,三项检查中的任何一项呈阳性;
2.13C-尿素呼气试验 (UBT)或14C-尿素呼气试验(UBT)试验阳性;
3.单克隆抗体法Hp抗原检测阳性;
4.从未接受过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阳性。
一般治疗
除上述相关之外,还要注意保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鼓励吃饭细嚼慢咽。有消化性渍疡者,溃疡活动期间建议不要吃辛辣食物,不要饮浓茶、咖啡、酒以及刺激性饮料,戒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阿司匹林者应咨询相关医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