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浏览量:   字体:【    】

砀山县2025年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政策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砀山县财政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4-01 08:52
字体大小:【    】


砀山县2025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政策实施方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持续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水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扎实渔业绿色健康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落实党的二十大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重要决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黄河鲤保护区禁渔工作成果,提升黄河鲤保护区管护水平,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皖财农〔2021929号)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25年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政策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农渔函〔2025218)《宿州市2025年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政策实施方案》(宿农〔202524等要求,以稳定实施支持政策、管好用好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为主线,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建设为目标,以持续提升水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和渔业现代化水平为抓手,重点保障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设施渔业发展、资源养护等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提升黄河鲤保护区渔业资源养护能力

、实施内容

根据《宿州市财政局关于拨付2025年中央财政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资金的通知》(宿农〔2024132),拨付我县补助资金80万元,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一)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

1.支持对象。在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依法划定的养殖区、限养区域内,择优选择持有合法有效《水域滩涂养殖证》的养殖池塘,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实施对象为依法登记注册、条件较为成熟的水产类养殖企业(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2.建设内容。按照《安徽省绿色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指导性建设规范(试行)》要求,重点支持整形清淤、护坡道路、沟渠管道、管理用房、渔业配套设施等养殖池塘改造相关项目,底排吸污、曝气增氧、生态沉淀过滤等养殖尾水治理相关项目,进一步增强池塘健康养殖功能,提升水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具体建设规范:一是养殖池塘原则上支持50亩以上的养殖池塘尽可能做到布局合理、形状规则、连片整齐,周边水源充足,养殖用水符合有关规保水深度2.5米以上。二是进排水系统,进排水系统必须独立,分开改造,可采取沟渠、管道或沟渠+管道等形式,采用高进低排方式独立设置,互相不得干扰。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地势条件实现自流自排。三是塘埂护坡塘埂顶面宽度一般主干道4米左右,支埂13米,路面硬化,实际修建过程中塘埂宽度大小可根据池塘面积、土质、池深、护坡和养殖方式等灵活抉择;护坡可根据生产需要和财力等因素,自行选择水泥板或防渗膜护坡,应将土埂充分夯实防止池埂坍塌不能采用种草护坡办法四是尾水治理根据养殖品种和养殖产量的不同,合理确定尾水治理模式,可选择适当比例池塘作为净化区保障各项设施正常运行和维护,使尾水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五是渔业配套设施具备完善的供电系统,3配备1kW功率的增氧机六是功能优化环境优美养殖场整体环境整洁、美观,合理设置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管理用房大小合适、整齐美观和安全牢固,一般单间2060平方米,要求有饲料存放库房和药品存放库房;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养殖用地规模的10%以内,最多不超过10亩。提倡选种适量绿色植物和花木,场区无杂草成丛、杂物胡乱堆放等现象。

3.补助标准。根据地域特点、池塘及养殖品种差异、集中连片养殖规模等自主确定亩均补助标准,坚持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原则上中央财政资金对每亩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的奖补标准不超过3000元。用于净化的沉水、挺水、浮水植物不列入补助内容。鼓励主体增加自筹资金投入,积极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提高亩均池塘改造建设标准。

4.补助金额23万元。

(二)生态健康养殖和设施渔业

1.支持对象。择优选择符合养殖水域滩涂制度或完成设施农业用地备案程序,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相关能力条件的水产养殖类企业(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养殖主体。

2.建设内容。集约利用水域资源,加快传统落后养殖模式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推广圈养桶设施化养殖,及鱼菜综合种养等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加强水处理装备、养殖装备、监测监控设施设备等基础建设,提升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要求项目主体工厂化设施养殖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

3.补助标准。采取先建后补方式,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中央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100万元,奖补比例不超过建设内容总体造价的30%。项目主要用于基础性设施投入补助,不得用于苗种、饲料等生产性投入。

4.补助金额18万元。

)渔业资源养护

1.支持对象。水产技术推广单位、渔业渔政管理执法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机构。

2.建设内容。

一是组织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水产养殖尾水检测抓好平安渔业和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地级市完成渔业统计调查任务包括组织砀山县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渔业高质量发展渔业安全生产能力提升,渔业统计调查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组织企业参加安徽省渔业博览会及储备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物资及水产养殖尾水快速检测设备等。(由县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负责实施)

二是依法依规实施渔政执法装备配备及运维包括执法记录仪4个、铝合金材质冲锋舟2艘,国产挂机2台。三是黄河鲤保护区管护开展黄河鲤保护区日常巡护、宣传、培训以及保护设施、设备建设,包括智能喊话驱离设备8套、夜视望远镜5个、强光照明灯4个、水裤、救生设备、保护区宣传栏、标志物、标识牌、宣传资料、电视、新媒体宣传费、培训费等。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及黄河鲤种质资源保护区服务中心负责实施

3.补助标准。采取直接补助的方式,具体标准结合政策目标任务和工作实际自行依法合理确定。

4.补助金额

一是组织开展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水产养殖尾水检测抓好平安渔业和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地级市完成渔业统计调查任务等,补助金额9万元。

二是渔政执法装备配备补助金额10万元,包括执法记录仪4个,0.4万元;铝合金材质冲锋舟2艘,国产挂机2台,9.6万元。

三是黄河鲤保护区管护补助金额20万元,包括智能喊话驱离设备8套,8万元;夜视望远镜5个,0.8万元;强光照明灯4个,0.2万元;水裤、救生设备等,1万元;保护区宣传栏、标志物、标识牌、宣传资料,4万元 ;电视、新媒体宣传费,5万元;培训费,1万元。

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农业农村要切实加强政策执行和资金使用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落细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政策落实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明确分工,确保项目顺利高效实施。要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下达的工作任务及时落实到位要加快资金支出进度,杜绝资金滞留情况发生。

(二)强化精准实施。结合实际和产业发展要求,科学合理确定具体项目,面向生产经营主体的特惠类资金原则上采取竞争立项方式,明确实施内容、实施条件、补助标准、实施要求和监管措施,其中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和直接补助方式按照财政有关规定执行。生产经营主体要按照建设方案和计划,制资金筹措方案,确保资金足额到位,加强专项资金的支付管理,确保项目按时保质顺利推进。

)强化信息公开。及时将中央财政政策措施和本地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公布,按规定程序做好补助对象、资金安排等信息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式宣传解读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养殖主体参与项目实施的主动性,积极营造有利于项目执行的良好氛围。在实施建设过程中,要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认真落实各项建设内容。渔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切实做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管和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

)强化绩效管理要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和绩效管理要求,做好资金分配、下达和兑付,严格规范使用项目资金,避免出现骗取、套取、挪用补助资金以及闲置浪费等情况。渔业发展支持政策资金不得用于渔业发展和管理以外的支出,并避免与其他省级及以上财政项目资金交叉重复支持。要严格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加强执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强化结果运用,不断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