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秉持“为群众解愁事,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理念,逐步探索建立适应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梨都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工作下沉到网格、治理服务聚焦到网格,真正实现护民安、解民忧、疏民心、惠民生,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制度定权,科学布局搭建平台
砀山县高度重视平安建设、社会治理工作,坚持从搭建平台抓起,逐步构建以社会治理指挥部为抓手,以系列政策文件为规范的“四梁八柱”,夯实“梨都网格化”治理基础。
建立健全网格体系。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全覆盖”原则,砀山县加快“一网统管、多格合一”项目建设,成立县社会治理指挥部,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县社会治理指挥部办公室一体化运行。各镇(园区)同步设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镇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就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今年以来,针对各镇(园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督查80余次,针对村(社区)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督查300余次,有力压实工作责任,促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明确网格运行机制。砀山县社会治理指挥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县网格化运行工作的通知》,明确规范网格事项处置流程,建立分级处理机制,对工作中反映、发现的问题,按照事务管理权限,实行县、镇(园区)、村(社区)三级分层处理。网格排查发现的一般问题由网格员“接诉即办”,重点难点问题由网格长在信息平台“吹哨”,镇(园区)三日内统筹力量解决;超出镇(园区)处置能力的事项,镇(园区)向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吹哨”,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甄别后向有关部门转办,责任部门三日内办结并在信息平台反馈。今年以来,县社会治理指挥部下发交办单38份,均全部妥善解决。
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出台《全县社会治理网格员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对社会治理网格员进行考核,对工作成效突出、符合条件的社会治理网格员纳入同级后备干部队伍重点培养。开展网格员评优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网格长3名、优秀网格员27名,着力营造争先争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网格定位,严格落实齐抓共管
各镇(园区)及县相关部门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找准站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同向发力,推动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织密网格单元。建立健全县、镇、村、组全域覆盖的网格联动机制,实行源头防、系统治,做实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统筹考虑管理内容、人口数量、力量配置等因素,各类园区、商圈市场、学校、医院、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按属地原则精准划入所在村(社区)的基础网格统一管理的同时,结合实际划分专属网格。今年,砀山县在城区以居民小区或1000人左右为标准,农村以自然村组为标准,合理划分三级网格1671个,配备网格员3319人,城区内每个网格均配备专职网格员,实现了一格一员、全面覆盖。
优化网格功能。按照社会治理“一张网、全覆盖”要求,设立县、镇(园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科学确定职能、人员,协调推进全县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负责网格化综合管理的指挥调度及保障工作。整合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等各类网格,制定网格事项清单指导目录,形成“一网统管”。打造“网格+警格”工作模式,建立网格员与驻村民辅警工作对接机制,组建警民微信群175个,常态化开展“政法平安巡”,全力抓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防控。今年以来,各级网格开展治安巡逻8.8万余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81件,调解纠纷1065件,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打造网格特色。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区域治理需求,打造“1+3+N”“网格+警格”“网格+电商”“网格+心理服务”“网格+书记马上办”等多个网格品牌。聘请特邀调解员、各行业机关专业工作人员、乡镇综治中心网格员作为调解员,调解全县各类矛盾纠纷6000余件。将优秀电商人员吸收加入网格员队伍,组建“网格+电商工作小组”,做好涉农政策宣传员、助农产品销售员、群众矛盾调解员。成立精神障碍康复中心,建立“网格员+专职治疗师”专业团队,深入打造“幸福土山”智能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空巢老人、精神障碍患者等弱势群体开展心理咨询等服务60余次。创办“书记马上办”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依托微信小程序进一步拓宽群众民意诉求渠道,登记各类群众反映“急难愁盼”诉求136件,快处快办127件,切实将数字化服务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基层治理效能。
监管定责,全力提升工作实效
严格落实社会治理“网格化”职责任务、管理服务、责任追究等制度,综合采取备案、公开、培训、督查等手段,提升队伍“精气神”,促进网格员队伍“硬实力”,全力保障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明确职责任务。明确网格员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调解、治安防范、救治救助、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等重点工作职责,建立网格员为民办事长效机制,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走访,了解掌握网格内“人、地、事、物、情、组织”等信息,及时处理矛盾问题,每天将网格巡查一遍,每月对网格内所有住户、企业走访一遍,常态化开展上门服务,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推动惠民惠企政策进企入户。随时联系困难群众、流动人口、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及时解决社会治理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每月至少为企业、群众办1件实事。截至目前,已入户走访群众8万余户,解决群众关心关切问题4600余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058件。
强化网格服务。完善网格员备案管理制度,创新网格员培训形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示范式等培训800余人次。建立网格管理服务公示制度,网格员姓名、联系方式、工作内容、服务区域等内容在小区公开栏、楼栋出入口等醒目位置公开公示,网格员开展工作身穿蓝色志愿者马甲等醒目标识,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李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