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浏览量:   字体:【    】

关于砀山县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第188号建议的答复

文章来源: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7-17 09:11
字体大小:【    】

关于砀山县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188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胡爱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杨集老梨园酥梨树保护与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砀山县深入研究砀山梨面临的现实问题,剖析深层原因,谋划破解办法,推动砀山梨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砀山县现有水果总面积70余万亩,其中砀山酥梨25万亩,早熟梨(包括黄冠、黄金、苏翠一号、秋月等品种)15万亩。2022年全县梨产量91万吨,总产值超28.6亿元。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砀山县全面推进砀山酥梨产业振兴,围绕砀山酥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实施种质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培育、技术创新、标准种植、精深加工、数字应用、农文旅融合等产业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速推动砀山酥梨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聚焦“标准化”,打造标准果、标准园、标准企业,最大程度延长产业链条

一是保品种、提品质。坚定不移保护砀山酥梨优质品种,全县砀山酥梨种植面积只增不减,建立砀山酥梨种质资源档案,推行“一树一档、一树一牌、一地一册”,强化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砀山综合试验站。组织领域专家共同制定《砀山酥梨现代化改造技术方案》,高品质酥梨种植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国家砀山梨产业互联网标准化示范区获评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开展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梨园水肥一体化精准投入和防霜冻示范升级工程,采用先进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不断提升酥梨品质,酥梨亩产达2750千克,酥梨糖度达12以上。

二是全链条、促融合。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运行机制,坚持龙头带动、独立经营、稳定合作、农民受益的原则,不断促进全环节提质、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全面提升砀山县梨品牌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制定资金、人才等各方面扶持政策,支持组建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57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17个,市级示范联合体25个,实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大发展。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建设15家国家级、9家省级砀山酥梨示范基地,引进社会资本建设、运行产地冷藏贮存设施,目前全县冷藏贮存能力20余万吨,有效延伸水果销售周期。

三是创集群、壮规模。投资4.32亿元打造安徽酥梨产业集群。新建标准化厂房17183平米,改造厂房5300平米,购置安装生产线10条,提升完善改造生产线3条,新建水果保鲜冷库14.75万立方,容量3.2万吨。

二、聚焦“品牌化”,搭平台、做电商、创文旅,梨产业综合价值不断攀升

一是严监管,打造质量标准平台。建立完善品牌发展推进机制,促进各方优势资源向品牌发展聚拢;突出砀山元素品牌标志,完善和推广水果品牌授权许可制度,实现了授权管理“进入有门槛,退出有机制”;推行产品标准准入制度,相关检验检测指标达标后,方可纳入溯源监管平台;制订示范引导机制,每年动态考核,认定一批示范果园、示范加工企业和示范电商企业;制定砀山酥梨地理标志省级标准,建立健全地理标志标准体系,推进从生产到流通全过程标准化管理,运用质量管控追溯体系,提升砀山酥梨品牌价值,目前,“砀山酥梨”品牌价值达190.6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10.35亿元。

二是强电商,打造互联网销售平台。努力打好“互联网+水果”特色牌,催生出“砀优”“砀果甄选”“梨源一号”“鲜果时光”等100个农产品电商品牌。全年电商销售占比达30%,年销售额超30亿元,砀山鲜果与加工产品已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沪苏浙地区年销售额增长21%,销售额占比达36%。全县2300余家电商企业,带动电商、物流等相关从业者15万人左右,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渠道的“红利”。

三是促文旅,打造乡村旅游平台。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深入探索推进农业+文旅产业发展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深挖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业发展。2022年全县农村旅游产值达4.48亿元,农旅产业已成为我县百姓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三、聚焦“数字化”,节本增效,建设现代化、科技化数字农业

一是实施“数字果园”工程。获评全国数字乡村建设试点县、全省“5+8”数字乡村试点县,并成功召开全省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现场会,砀山经验或省政府主要负责人认可批示。打造数字果园1万余亩,建设数字化应用场景16个,对果园的土壤、光照、病虫害情况等参数,实时采集、记录分析,借助数字物联感知设备采集梨园生长全周期信息,打造标准果、标准园数字孪体,实现智能化生产耕作、数字化管理运营。

二是开发“数字场景”平台。整合现有产业基础及数据资源,打造集仓储物流、产品加工、智能分拣、市场交易、平台结算、品牌打造、社会化服务等各环节于一体的梨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酥梨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入住主体4768家,平台交易量达1000万公斤,砀山酥梨平均每公斤价格提高0.8元,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果农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是强化“数字监管”应用。开发应用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业投入品追溯监管、农村经营主体管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系统等一系列平台,全面启动农产品二维码追溯体系,为“砀山好梨”等产品颁发“身份证”,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四、下一步工作

(一)因业施策,找准着力点,坚持将“特”做到底。

砀山农业特色产业多,我们应结合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部署,做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培优品种结构,拉长销售链条,特别是要接结合“一县多特”“一镇一产”“一村一品”全产业链建设,科学规划,将特字做到底。要让“梨还是砀山的好”等口号唱响全国。一是要发挥地理优势,进一步科学规划,细划砀山梨、砀山黄桃、砀山油桃产业带建设,形成砀山特有的“优良的生态、适宜的气候”的自然环境优势转化为“品种好、品相好、品质好、品位好”的产品优势。结合现代产业园建设培优梨现代园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好品牌供应量,同时建立砀山梨品种资源圃和高标准智慧梨园,展示砀山梨产业新模式、新技术、新装备,打造砀山梨产业生态生产新高地,引领梨产业新发展。二是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加强政府+企业、政府+高校、政府+院所合作,破解梨深加工、储鲜、错峰销售等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延长产业链条等。三是进一步发挥品牌优势,维护好砀山酥梨、砀山黄桃、砀山油桃等好品牌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影响力、公信力。在此基础上,支持企业、协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打造自有品牌,构建完善的品牌体系。特别是自有品牌一定要注意解决品质、品相、品位的稳定性,要做到自有品牌的市场供应每一批次都要一个样,否则无法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四是深入挖掘、包装、推介梨桃文化,就好梨桃故事。建设梨桃主体科技馆、梨桃文化主体公园广场等,建立梨桃诗词主体文化带,吸引更多的人梨花节赏花赏诗词赏砀山,采摘节采果赋诗誉砀山。五是进一步发挥政策优势,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特别是充分利用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

(二)整体谋划,凝聚精气神,切实把“质”提上来。

1、强基固本保丰产。无论在什么时候,解决14亿人口吃饭问题都是一个大问题,我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9年连丰,在这种新背景下,做为拥有特色种植业的砀山水果产业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打好果字牌,念好果字经,做好果文章。一是要确保丰产,才能保障市场土特产有效供给。二是要优质,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要优价,才能保障老百姓的增收。但从生产环节看,因历史欠账原因,我们的农业生产基础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耕地质量急需提升,农田水沟渠路网电等基础设施急需完善,种植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等。因此在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上再加策、再加力。

2、多管齐下保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产品质量抓不好,对于水果生产大县的我们影响更是深远,加工企业出口创汇无从谈起,农业电商快速发展的持续性无从谈起,砀山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大打折扣,而其他产业如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也必将殃及。一要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及时修订完善梨标准化生产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优质农产品,才能体现出优质优价。二要强化科技服务部门的职能作用。理顺管理体制,明确机构职能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服务职能,促使生产实际问题得以及时解决。要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为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装备支撑。三要强化执法监管。要把好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要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建立农药使用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体系,要加大不合格产品曝光力度,要加大假劣农资的处罚力度。同时建立农产品红黑榜制度,加大原产地保护力度。四要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把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统起来。一是加快推进已入股、托管等形式,促进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出台砀山县社会化服务政策,使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更规范、服务对象更精确,服务内容更丰富。三是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从传统的“耕、种、收”到“耕、种、管、收、储、加工、销售等”全程服务模式。

(三)创新措举、多点位发动,把品牌“故事”讲出去。

1、实施品牌创建活动,遴选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同时建立激励保护机制,为优质品牌鼓与呼。

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农交会、博览会等各类展会,特别是利用好我们自己的梨花节、采摘节等做好品牌营销活动。利用好梨现代产业园品牌创意项目,,让“梨还是砀山的好”唱响全国。

3、讲好品牌故事。结合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整体布局,农业、文化、旅游等部门要深入挖掘特色农产品内涵,开展“讲故事、塑品牌”等活动,助力品牌兴农,形成旅游带动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您对砀山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