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安排,现将民政局2023年1-6月份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3年主要指标、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亮点工作
(一)发挥党建引领,进一步加强“民政暖民心 1+3+9+N”党建品牌影响力
一是积极创建“民政暖民心 1+3+9+N”党建品牌作为推进新时代机关党建的重要抓手,围绕“民政暖民心”1个党建品牌创建主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9项专项行动。二是扎实开展“争做学习型干部,争创学习型机关,提升为民服务能力”行动和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红色教育活动,制定了《砀山县民政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工作方案》。1-6月份,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专题研讨4次,党组书记讲党课1次。各支部集中学习19次,专题研讨1次,知识测试1次,党务工作人员培训1次,培养入党积极分子8人。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印发了《砀山县民政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任务分工及责任清单》,制定了《2023年全县民政工作要点》。按照党管意识形态原则,建立了《砀山县民政局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集中排查整治行动工作台账》,每月对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存在的重点人、重点部位、重点事件进行分析研判。四是制定了《关于在全县民政系统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1-6月份,党组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1次,召开中层股室负责人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1次,在报刊、杂志和省市县网站共发表信息60余条。五是持续深化“连心工程”。落实社区“双报到”制度,对接南城社区和居住地社区积极开展志愿者活动。1-6月份,局45名在职党员参与文明创建、社区楼栋管理等志愿者服务376 人次,参与“博爱在江淮”公益募捐活动捐款3350元。六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年初召开1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1-6月份召开2次党风廉政专题会议,采取“面对面”方式开展廉政提醒谈话2次。自巡察整改成效评估反馈问题以来,党组研究“三重一大”事项25次,提前电话告知派驻纪检监察组9次,自完善《砀山县民政局“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以来事前书面告知派驻纪检监察组16次,完成月报2次。通过局属二级机构自查和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小组排查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开展局属二级机构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排查,逐一填写《砀山县民政局二级机构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排查清单》。节假日要求民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到廉洁过节。
(二)聚焦兜底脱贫,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截至目前共保障民政各类救助对象46.96万人,发放资金1.52亿元,资金拨付率50%。新增各类民政救助对象2679人,清理取消8112人。一是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成立16家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40家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正在名称核对,开设临时账户11家。二是根据《落实全省社会救助领域“应享未享”“重复享受”“违规享受”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文件精神,通过走访群众、查看低保办理档案、查看公示材料、宣传有关政策等形式,持续深入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目前共督查15个镇(园区),走访群众123人,其中查看低保办理档案80件,查看公示材料72个,咨询群众60人,宣传有关政策35人,将不定期督查走访作为提升工作的抓手,全力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三是做好困难群众摸排工作。结合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专项提升、社保兜底保障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对乡村振兴局贫困监测对象、老弱病残等困难对象积极开展摸排,其中乡村振兴局提供三类人群4713人,民政救助对象1938人,未享受民政救助 2775 人,民政部门根据摸排共新增农村低保对象440户661人。
(二)聚焦群众需求,进一步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一是养老助餐工作。2023年我县老年助餐建设任务数为8个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15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二是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2023年我县适老化改造目标任务数为1336户,家庭养老床位20张,第三方评估机构摸底调查并确定改造户范围,现已完成招投标程序。三是建成1所智慧养老服务机构,逐步提高老年人智慧化养老服务能力。四是加强业务培训。2023年目标培训人次547人次,1-6月份累计培训681人次,年度培训完成率达125%。五是提高特殊困难老人探视巡访工作质量。完成分散特困人员照料服务协议签订工作,探访率按照要求已达100%。六是完善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工作。2023年完善20所村级养老服务站,目前已全部完成目标任务数。
(三)聚焦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1.全面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我县共登记社会组织269家,其中社会团体50家、社会服务机构219家。2023年新成立登记社会组织8家,已办理变更登记9个,已办理备案登记75个,注销登记1家。目前已参加2022年度检查的社会团体41家,社会服务机构204家。一是扎实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调研指导。我县纳入党建平台社会组织160家,共有党员384人,其中单独组建58家,联合组建41家。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管理的与行政机关脱钩后行业协会商会6家,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3家,其中建立党支部的3家。党建指导员每月至少到砀山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10家社会组织实地走访20次。二是推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梳理社会组织服务事项58项,通过签订专业化服务协议的方式推动18家专业化社会组织入驻36个城市社区,建立周调度机制,推动已入驻的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社会治理工作,提升社会组织业务发展规范化和社区基层治理多元化水平。三是志愿服务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开展了以“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送新风”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送温暖活动,以及以“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树新风”为主题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活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完成志愿者注册55人,补录2023年志愿服务项目5个。四是做好2023年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砀山县社会组织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招聘岗位数116,实际招聘高校毕业生数44人;面向高校毕业生发布就业见习岗位数量122位,实际招收就业见习高校毕业生数量30人;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数量18次;社会组织发布岗位的会员单位数量1个,会员单位发布的招聘岗位数量4个。
2.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一是社工站建设。根据《关于进一步推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截至目前,我县15个镇(园区)已实现社会工作服务站全覆盖。计划将砀城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和关帝庙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打造成社会工作特色站点,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二是村务公开规范化。实地查看村(居)务公开栏、查阅村(居)务公开资料、听取村(社区)干部汇报,对已抽查的8个镇(园区)21个村(社区)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切实保障村(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持续推进基层减负。根据《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工作措施》文件精神,要求严格对照《村(社区)办公场所挂牌目录)》中“4个外部标牌、2个外部标识、9个内部标牌”要求摘除目录范围外的的标牌(标识),目前已精简清理不规范挂牌697块,依照标准重做挂牌4块。四是开展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重点推进砀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山社区精神障碍康复中心项目建设,同时在土山社区、北城社区、西城社区、朝阳社区、惠民社区进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今年以来,砀山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83人,累计服务202人次。五是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现配备社区工作者456名,已达到2023年每万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4名社区工作者的标准,按照社区工作者平均薪酬待遇需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标准,制定了《砀山县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并有序开展工资套改。六是努力构建平安砀山。重点围绕扫黑除恶、禁毒、养老诈骗、非法集资、安全感满意度等内容,积极开展“志愿服务送关爱 文明实践送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法润乡村社区”暨“民法典进乡村”集中宣传活动,同时有效结合新媒体平台,利用民政微信公众号、民政微博、LED屏等平台大力宣传平安建设有关知识,切实为“平安砀山”建设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活动期间共悬挂横幅80余条,发放有关宣传册(页)700余份。
(四)聚焦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社会事务管理
1.有序开展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2461对,补发结婚证708对,受理离婚登记申请1183对,主动撤回离婚登记申请4对,离婚登记办结671对,补发离婚证116对,登记合格率100%,办理收养登记2例。落实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工作,全力满足群众异地办理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的需求。向新人发放《砀山县树立文明新风倡议书》《抵制恶俗婚闹倡议书》,宣传婚事新办、婚事简办、文明办婚事的婚俗理念,劝导新人自觉抵制婚事中的各种低俗陋习,严防恶俗婚闹。
3.严格做好殡葬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殡改宣传月、清明节祭扫活动,全县共火化遗体1726具,平均火化率79.54%。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规范整治工作,累计排查硬化墓、大碑大墓等违建坟墓5777座(其中硬化墓236座,大碑5541座),整改违建坟墓256座,签订整改协议188户。全县享受殡葬惠民救助913人,减免金额68.68万元。
4.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71人次,在站受助人员6人,寻亲成功44人,共支出资金53.61万元。
5.提高未成年人救助工作水平。我县享受孤儿待遇444人,其中孤儿52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92人。一是联合县法院、县检察院等11部门建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单位工作人员违法犯罪记录查询制度,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设立15个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对五类重点人群和两类困境未成年人进行拉网式排查,孤儿中的服刑人员子女9人,流动留守儿童3721人,享受孤儿待遇444人(其中孤儿52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92人)。利用乡镇集会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系列宣传,积极营造“防溺水”的安全教育氛围,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的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奋进新征程,同心护未来”主题活动。二是联合各镇(园区)开展留守儿童牵手行动,组织全县32家未保成员单位各牵手一名留守儿童,定期进行走访、帮扶。截至目前,全县低收入家庭中农村留守儿童已牵手儿童数量达到95%。三是积极开展困境儿童帮扶工作。针对20名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慰问活动;“情暖新春共护未来”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开展以来慰问困境儿童99人次发放5.97万元慰问金,发放449个慰问包。
5.稳步推进区划地名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共收集全县旅游景点名录76条、城区道路92个、乡镇道路28个标准名称、农业合作社57个、村级卫生室83个、幼儿园20个、托儿所2个等地名兴趣点清单;收集乡镇发展规划等相关资料,将地名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按乡镇、村进行整理形成地名目录。完成全县13个镇,2个园区地名采集上图工作,百度、高德累计638条,新增重点推荐宣介地名词条76个。二是开展了以“赓续历史文脉,留住美丽乡愁”为主题的地名文化展览,通过展览唤起全县人民对地名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以传承地名文化,赓续历史文脉,共建美好乡村。三是组织拍摄了《梨树王》《梨花广场》等砀山地名短视频,宣传砀山县“世界梨都”“中国酥梨之乡”等特色名片,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四是完善地名信息。新录入乡村地名信息209条。目前国家地名信息库共入库地名信息4156条。五是规范地名设标。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对镇区道路地名标志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梳理,拟设置各镇驻地街路巷二维码地名标志牌162块,国道、省道沿线农村居民点二维码地名标志牌178块,开展了新G310沿路村和文家河观赏路线至梨树王景区沿路村20块特色地名标志牌的设置安装工作。通过扫描标识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设标国道、省道所在镇村地名文化和经济、旅游、土特产等相关信息,运用电子地图等技术手段,为群众提供完善、准确、便捷的地名导向服务。六是开展皖豫线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组织召开“皖豫线”宿州-商丘段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暨平安边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积极与毗邻的河南省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对接,做好联检工作。
6.积极做好福彩销售工作。我县现有福彩站点58个(城区43个,乡镇15个)。2023年总任务3300万元(电脑票2600万元,即开票700万元),1-6月份,辖区内共销售电脑票1196.5万元,同比增幅19.57%,完成全年任务的46.02%;即开票销售548.9万元,同比增幅46.38%,完成全年任务的78.41%;总销量174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9.7万元,同比增幅26.87%,完成全年任务的52.89%。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推进困难。我县累计排查硬化墓、大碑大墓等违建坟墓5777座(其中硬化墓236座,大碑5541座),但整改违建坟墓只有256座,整改效果不尽如人意,从全县的整改成效来看,个别地方还有“缓口气、歇一歇、等等看”的想法。今年以来,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向我县发出了2件交办单,内容涉及重点区域问题整改、公益性公墓用地等多个方面,从目前落实情况来看,进展均不理想,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落实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加大基层民政专干及低保经办人员培训力度和低保政策宣传力度,严格规范低保审核审批程序,严格限时办结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继续做实动态管理。加大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和信息比对力度,健全完善各项制度,不断促进民政救助类工作规范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按照“暖民心行动·老年助餐服务”要求建设23个老年食堂、助餐点,同时督促建设完成的老年助餐点开展运营。落实政府购买住院护理险、特困供养人员人身意外险、养老机构床位险等工作,提升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水平,加强养老机构的照料护理能力。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坚持标准引领,充分发挥高等级养老机构的示范效应,推动全县养老机构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开展特困供养人员及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工作,对新增及失能程度变化的特困供养人员和入住社会办养老机构438人进行自理能力评估。
(三)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严格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和年度检查。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行为。配合相关部门,加快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联合有关部门重点查处社会团体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鼓励社会团体主动清理不合理的收费行为。
(四)持续做好社会事务工作。一是推进小微权力运行,加强村务公开。加强社工站建设,优化基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乡基层治理效能。二是继续加强婚姻登记处软硬件建设,实行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积极营造温馨祥和的登记环境。三是9月份继续开展“殡改宣传月”和“殡改推进月”活动,提高殡葬火化率,深入推进殡葬领域突出问题规范整治工作,聚焦“三沿”,紧盯“三区三率”,排出时间表、作战图,扎实推进整治规范。尽快完成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提升城乡公益性公墓入墓率,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五)积极推动项目建设落地。2023年共谋划4个项目,取得批复的1个(西城康养中心专项债项目),积极推进剩余3个项目获得批复。
(六)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重点群体,健全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引导专业社会组织为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持续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成长的早期干预及保障,落实个案会商、评估帮扶等制度,积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砀山县民政局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