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公安局 > 建议提案办理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浏览量:   字体:【    】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126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来源: 砀山县公安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3-06-16 16:50
字体大小:【    】

石婷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儿童文明上网,防止网络诈骗”的建议我们已收悉,您的提案很好,详细分析了当前线上教学中出现学生参与网课爆破、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依赖网络容易上当受骗的现象,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这些意见对改进我们的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见。非常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支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我局网安、治安、刑侦、宣传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在上级公安机关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协助网信、教育、文化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提升我县网民特别是在校学生依法规范文明上网意识和防范网络诈骗能力。

一、加强法制宣传,提高防范网课“爆破”能力

针对您提出的学生进行网课“爆破”的问题,砀山县公安局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员、法制副校长的职能,通过法制宣传、网络安全进校园活动,加强对学生普及法制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网课“爆破”不仅扰乱课堂秩序,破坏原本安全、有序的教学环境,对老师和学生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冲击,还会助长校园暴力的滋生,同时也侵犯了他人人身权利、扰乱了网络秩序,危害网络安全,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的秩序依法受到保护,任何肆意干涉他人网络空间秩序的行为,均依法受到法律约束,让学生明白网课爆破绝非简单的恶作剧,其本质是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承担不利的民事、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引导在校学生自觉建立抵御网课“爆破”的思想防线。

学生进行网课“爆破”的问题,多是上网课的学生将进入网络课堂账号、密码等相关信息外泄,“引狼入室”所致,砀山县公安局不断强化与教育部门协作,加大对教职工使用网课线上平台的培训,指导老师熟悉平台中进行会议管理的基本功能,对进入网络课堂人员、账号、密码的加强管理,及时更换网络会议号和开启等候室、要求学生实名进入会议并开启摄像头等预防手段,注意会议号、密码或二维码的传播范围,不随意公开发布网课房间号码、邀请链接等,自觉保护网课秩序,发生网课“爆破”后及时报警处置。

二、打防并举,净化网络环境

针对您提出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短视频、依赖网络容易上当受骗问题,砀山县公安局的做法是:

一是在市局的指导下,开展“校园反诈宣传月”活动。针对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刷单返利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冒充客服诈骗、虚拟网络诈骗、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等高发类案件开展防范宣传,以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深刻揭露诈骗分子犯罪手法特点和严重危害,拆穿常见诈骗套路,发布权威防诈提示,提升学生群体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针对学生群体参与较多的非法买卖、出租、出售、出借电话卡、银行卡、买卖网络账号、支付账号,利用跑分平台帮助犯罪团伙转账洗钱,参与诈骗“推广”“吸粉”“引流”“直播”等突出违法犯罪问题开展法制宣传,通过讲解学生因参与电诈违法犯罪被惩戒或追究法律责任的典型案例,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惩戒规定,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引导和警示学生自觉抵制诈骗犯罪活动。

二是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注意发现网上低俗违法信息和账号,制定工作预案,对传播低俗违法信息的账号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固定证据、予以封禁,对信息发布者根据其违法程度进行训诫或依法打击,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利用公安部开展的净网行动,全链条打击网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三是加大打击力度,遏制网络诈骗高发。砀山县公安局针对网络诈骗类案件多发、高发的现状,成立工作专班,充分发挥网安部门、反电诈中心的技术优势,及时分析发布预警信息,成功劝阻了一大批受害者,同时,通过深入研判,对网络诈骗类犯罪坚决予以打击,实现了发案数、损失数双下降的工作目标。

三、齐抓共管,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砀山县公安局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联合县网信办、县融媒体中心、县教体局、县关工委开展关心青少年活动,通过警营开放日、网络安全宣传周、组织举办有益青少年的诗词大赛等各类活动,引领传播正能量。加强文明上网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砀山县公安局通过“一村一警”、“一企一警”、微信公众号“梨都警方”等方式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社会群众警惕网络诈骗犯罪活动,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低俗信息。通过父母、老师、社会群体的言传身教,让正能量充斥网络空间,教育孩子分辨网络中的是非,营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空间。

石委员,再次感谢您对青少年儿童上网问题的关心与关注。砀山县公安局将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坚持宣传和打击两手抓,主动积极作为,加强协同配合,调动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共同营造青少年儿童安全文明上网环境,防范网络诈骗。

 

 

                               砀山县公安局

                              2023年5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