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信局工作完成情况及
2024年工作计划
砀山县经信局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砀山县经信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总体部署,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努力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现将今年以来工作完成情况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一)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11月份,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2.1%;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6.1%;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3%。
(二)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重点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落细落实2321行动,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队培育库。今年以来,新增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家,提前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推荐科技食品申报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幕天冷链申报小微企业创业基地。龙润堂和兴达罐业被省经信厅授予省级绿色工厂称号,固亚德生产的预制舱获批2023年第一批首台套新产品。截至目前,我县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3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
(三)为企服务不断优化。扎实做好稳增长“五大行动”包保重点企业服务工作,开展走访帮扶,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24个;坚持常态化推进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工作,积极解决回应企业家在办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6个,核查办理各类拖欠账款线索7起;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制造强省(市)惠企政策,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四)民营经济稳中向好。充分发挥县民营办的协调作用,有效激发和释放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1-9月份,新增中小企业2904家、新增个体工商户12106户,截至目前,全县中小企业 19564家,个体工商户6290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6家,民营企业拥有发明专利157件,省级以上(含省级)名牌产品13个,省级商标品牌示范企业8个,驰名商标1个。民营企业效益持续释放,民营经济税收完成6.54亿元,民间投资增长6.0%。2022年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中,在全省(24个)三类县(市、区)排名中我县位居第八位,较之上一年提高8个位次。
(五)亩均效益评价持续推进。根据省市亩均办工作要求,出台了《砀山县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细则》,及时召开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会议,对《实施细则》中新增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解读,按照《实施细则》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压实责任。及时收集整理参评企业名单及相关信息,在政府网站及公众号及时发布亩均效益评价政策文件。
(六)数字化改造初见成效。带领10家规上企业到灵璧县雨鑫木业现场观摩学习,组织企业参加纺织服装行业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班,组织邀请188家企业参加数字化软件包应用培训;加强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应用,在羚羊平台注册企业286家,领取工业软件服务包消费券196家,完成率91.16%,目前全市第一;开展企业数字化诊断工作,我县共25家企业参与数字化诊断,截至目前,大多数企业已完成第二次诊断;加强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开展5G+工业会联网改造改造,县政府与电信宿州分公司公司签订《“工业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电信公司已经搭建好砀山县工业大脑框架;移动公司与绿岛制衣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科节能建材、龙润堂生物科技的双跨型互联网平台方案正在设计。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工业经济总量不大。我县现有企业数量少、小且多为家族企业,管理粗放,集群发展滞后,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规上工业新增动力不足,工业投资后继乏力。
(二)企业创新能力差。我县传统产业仍占我县产业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比重偏低,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体量偏小,占比不高。
(三)企业融资困难。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不少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贷款额度低,融资面临着诸多困难,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仍有相当的顾虑和限制。
(四)数字化改造进展不快。中小企业整体数字化水平较低,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流通和数据应用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在数字化设备连接率、设备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企业对工业互联网还存在安全顾虑。
三、2024年工作计划
(一)抓工业运行稳增长。一是瞄准目标强调度。加强全县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和分析研判,聚焦规上工业增加值指标,用足用好日常监测、会商分析、研判预警、调度约谈、指导督促等工作机制,盯紧盯牢核心指标和重点企业,同镇、园区加强配合,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争先进位意识,2024年,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以上。二是入规纳统促增量。强化从企业投产到入规纳统全过程服务,对符合入统条件的新投产项目尤其是当年新建并具备入规条件的项目,指导企业完善资料尽快入统,确保应纳尽纳、应统尽统,2024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户。争取申报获批省级数字化车间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三首”产品1个。
(二)抓扩大投资增动能。一是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和“四化”改造项目建设。谋划好2024年技改重点项目库,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升级,2024年力争全县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0%以上。二是全力以赴推进“双招双引”。牵头抓好高端装备产业链“双招双引”工作,提高专班工作成效,高质量做好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提高与杭州产业合作对接频次,主动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转移。2024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力争新增签约项目10个,开工5个,投产5个,登记金额达到50亿元以上。
(三)抓主体培育激活力。坚持加快龙头企业壮大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并举,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人才及项目合作渠道,争取培育更多企业迈入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行列;组织企业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班,提升企业家能力素质水平,引导企业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营造品牌建设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推荐、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工作;充分利用亩均效益评价成果,联合县内金融部门,开展亩均英雄贷,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抓环境提升优服务。深化“一改两为”,推动实施县四大班子领导联系规上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走访帮扶重点工业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继续落实落细中央省市县出台的减免缓降补帮等各项扶持政策,推动涉企奖补政策资金落实到位,争取更多申报项目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使各项惠企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使市场主体更加有感;指导推动成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进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减负、提速、增效,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不断提振我县企业发展信心。
(五)抓数字化改造促转型。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小微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软件服务包推广应用任务,在中小企业层面引导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形成积极的舆论环境。积极支持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利用自身优势,联合第三方服务商,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改造诊断工作,鼓励公开竞争,激活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活力,支持金利塑业、润达纺织、龙润堂等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改造,并在全县中小企业宣传推广。积极争取配套奖补资金,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和企业数字化改造示范,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
砀山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