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省、市文件精神,现将《砀山县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和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发挥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积极导向作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积极、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县教育局结合我县实际,起草本工作方案,经局党组会研究,并征求了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被征求意见和建议单位均无异议。
(四)工作目标
1、考试对象
凡我县报名参加2020年中考的初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须参加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
2、考试时间与考点设置
时 间:待定
考点设置:砀山中学、砀山二中、砀山铁路中学
3、考试内容和项目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男女生各设3个项目,即一个必考项目和两个选考项目。男生的必考项目为1000米跑,女生的必考项目为800米跑。选考项目一:立定跳远或跳绳;选考项目二:双手掷实心球(2公斤)或坐位体前屈;选考项目三:足球折线运球。选考项目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五)主要任务
1、为保证体育测试的公开、公平、公正,我县按市局要求使用中考体育测试仪器进行测试。体育考试总分值60分。一项必考项目30分、两项选考项目各15分。各项成绩以0分为起点,不设最低分。
2、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身心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同时计入升学录取总分。
3、体育考试测试项目的评分,依据市教体基[2020]3号《宿州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方案》中的评分标准执行。
免考的规定
1、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须提供残疾证,且残疾类别为肢残,或提供具有资质的、伤残等级鉴定机构的证明),可申请免考。申请免考的程序是: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申请表》(附件1),并详细注明原因,经家长、班主任签字和学校批准后,将免考考生的姓名、免考原因等相关信息在学校公示栏公示,公示满3天无异议后由学校填写《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汇总表》(附件4 电子版发送至13865573498@163.com)纸质材料报县教体局基教股。县教体局组织包括残联、医学专家在内的审核组对考生进行统一审核,汇总后报送市教体局审批。经审核批准同意免考的考生,免考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中考体育成绩按满分计入中考总分。
2、因伤、病(应有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等证明)长期免修体育课或意外事故,但未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全部项目或单一项目免考,按上述免考程序申报、公示、审批。经审核批准同意免考的此类考生,免考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免考项目成绩按照该项目分值的60%计入中考总分,参加考试的项目以实际成绩计入中考总分。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建立健全中考体育考试的安全保障机制
1、各考点和报名点学校要始终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实行中考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准备。
2、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前,学校要和每一位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确认,同时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常规体检,特别是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检查。对经体检证明确不能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学生,坚决实行免考。
3、要加强对考生、考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与管理,避免因管理不到位而发生安全事故。
4、各考点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较齐全的医疗急救设备,并与县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准备专用救护车辆,保证学生在考试中的安全。
考试规则和评分标准
(一)考试规则
1、800米、1000米:在田径跑道上进行,24人一组,站立式起跑(听发令),每人限跑一次。如跌跤或其他因素而未跑到终点的以实际成绩计分。
2、实心球:受试者两脚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连贯把球投向前方,球在出手前双脚不得移动,并不能踩线。每名考生连续掷两次,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投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3、立定跳远: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名考生连续跳两次,以最远一次计分。如两次均犯规,补跳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4、跳绳:在平整、干净的场地进行。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开始信号发出后方可开始跳绳,跳绳时绊脚(无论绳停在身后或身前),该次不计数外,可继续进行,结束信号发出时立即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考生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
5、坐位体前屈:采取坐姿,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推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6、足球折线运球: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场,22米×5米区域。起点终点距离20米,标志杆宽间距4米,长间距8米。听测评员口令后,受试者从起始线开始运球,分别绕过标志杆外侧,冲过终点线。运球启动开表,运球冲过终点停表。测评员记录其所用时间。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0”进“1”原则进位。每名考生可连续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考生以下行为属于犯规:
1.出发时抢跑;
2.漏绕标志杆;
3.碰倒标志杆;
4.故意手球;
5.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
(二)犯规处理
测试次数为一次的项目,犯规一次,予以口头警告;犯规两次,酌情扣1-3分。测试次数为两次的项目,犯规一次,以另一次测试成绩为最终成绩;如两次测试均分工,补测一次作为最终成绩。
(三)评分标准见附件2。
九、有关要求
(一)体育考试是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行自身锻炼的有效手段。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把体育考试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各初中毕业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成立由校领导、体育教师、教务人员、校医、班主任等参加的体育考试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相关文件、规则及《考生须知》(附件3),遵守各项培训、考试时间,分工明确,职责到人。科学有效地安排好考生考前练习和训练,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防出现伤害事故。各学校要精心组织送考,确保体育考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三)各考点要成立体育考试考务工作机构,制定安全保障预案,确保体育考试考务、保卫人员、器材、场地布置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有直系亲属参加体育考试的人员不得参加体育考试考务工作。
(四)体育考试由县教体局统一组织实施,现场集中测试,当场向考生公布成绩。全部考试项目在一个单元内(半天内)连续完成。因天气原因等特殊情况中断考试,不能在一个单元内考完三个项目的考生,经考务办公室批准,可在当天考完。如当天不能考完,已考项目成绩无效,考试时间另行安排。考试期间,考场必须封闭。考场场地应在封闭的运动场上进行,器材必须达到合格和安全标准,考前要对场地器材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行检查。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