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砀山县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以主题教育为主线,以“六破六立”为抓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全县财政运行平稳有序,各项财政改革发展工作扎实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回升向好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旗帜鲜明讲政治、抓政治,年初召开深化“一改两为”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保障财政全年重点任务圆满完成。扎实开展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报告会、邀请省直机关开展“走基层、送理论、重实践、建新功”青年集中宣讲、赴县党风廉政教育中心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开展走访调研,着力解决群众、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让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
二、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支撑高质量发展硬实力不断增强
增加资金统筹力度。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22亿元,增长4.7%,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6.1%;压减一般性支出1861万元;收回结余结转资金7016.04万元,切实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的好日子。
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坚持超前谋划,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省、市政策动向和资金投向,全年争取发行新增一般债券8101万元用于砀山县第五中学扩建项目等工程,发行新增专项债券62300万元用于砀山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助力我县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建设。
三、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成效明显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11月底,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82.09亿元,同比增长13.1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8.43亿元、同比增长25.70%,授信户数达1.29万户、同比增长51.76%,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更加凸显。
用心做好为企服务。当好企业发展“护航员”,以政府的用心换取企业的舒心,组织召开春耕备耕、科技型企业等各类银企对接会28次,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8.53亿元。深入推进金融“五进”活动,一级活跃市场主体走访率达100%,省综合金融平台注册率74.33%。精准对接融资需求,收办涉企融资问题70件,帮助企业获得贷款11071.50万元。做优“政采贷”融资业务,发放“政采贷”16笔、443.50万元。加快上市企业步伐,新增新三板主板备案、进层企业1家,新增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企业3家、农业板挂牌企业3家。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退税减税缓税完成8.60亿元,惠及39126户次。
四、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财政金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健全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加大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安排投入衔接资金29952万元,分配下达政府债券资金5188万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15238万元。
筑稳粮食安全根基。围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持续加大财政保障力度,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124万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502万元、小麦赤霉病防治资金834.5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亿元、农机购置补贴2088万元。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信贷投放向农业农村领域倾斜,截至11月,全县涉农贷款余额291.80亿元,较年初增长38.99亿元,同比增速16.3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1个百分点。支持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新增投放4556户,金额21625.50万元,财政贴息678.32万元;“防贫保”综合保险试点拨付补贴资金196.51万元。稳住种粮农民收益,提高防灾减损能力,发放特色农业保险财政补助资金938.08万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投入改善人居环境资金6760.34万元,安排复新河、利民河等中小河流治理资金520万元,建设完成村级公益事业项目86个。
发放惠民惠农补贴。规范和加强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制定2023年惠民惠农补贴政策清单,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拨付各项惠农惠民财政补贴资金4.31亿元。
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在试点村设立金融服务室,研究制定“农机贷”“备耕贷”“产业贷”等10余个特色贷,截至12月底,贷款授信金额3.37亿元,贷款用信金额2.28亿元。
五、办好群众身边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可持续
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7.79亿元,财政民生支出占比85.1%。
保障困难人群生活水平。兜牢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水平,通过惠民补贴“一卡通”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出27286万元。
加大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作用,安排拨付就业创业促进工程资金2363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贴息1108.37万元。
改善老旧小区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安排投入意发小区、烟草局宿舍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资金3305万元。
助力教育公平发展。锚定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目标,多渠道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7759人次,发放各类资助金3628.6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