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乡村振兴局 > 政策法规 > 部门文件
浏览量:   字体:【    】

2021年砀山县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自评报告

文章来源: 砀山县乡村振兴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2-01-11 08:45
字体大小:【    】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县域结对工作有关精神及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对照《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县域结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和《安徽省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要求,就今年的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进行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县域结对帮扶协议书内容完成落实情况

2021年,我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借力广德市工业先进、商贸发达等优势,全面加强合作交流,签订了《广德-砀山县域结对帮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协议书》,两地紧紧围绕协议书内容,在组织领导、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合作和就业帮扶、社会帮扶、工作创新六个方面全面深化合作,圆满完成了协议书各项工作内容。

(二)进展与成效

1.强化组织领导。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结对帮扶工作,为切实加强县域结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县域结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组织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县域结对工作的领导。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召开县长办公会、县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协调推进县域结对帮扶工作。分管县长不定期召开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调度会,督促涉及18家单位及镇(园区)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二是组织人员到广德市进行调研,双方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对接。按照既定目标,突出重点,发挥各部门优势,衔接好帮扶工作,持续加强两地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今年以来共开展学习交流89人次,其中宿州市委负责同志带队赴广德市学习考察1次,砀山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交流学习2次,强力推进多领域深度合作,在农产品采购、人才交流、投资兴业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三是制定五年帮扶规划和年度计划。印发了《关于印发广德—砀山县域结对帮扶工作五年规划(2021-2025)的通知》、《关于印发2021年砀山-广德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计划的通知》,明确了五年帮扶重点和年度结对帮扶工作任务和责任,建立县域结对工作台账,对照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推动结对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按照《关于下达砀山县2021年广德结对帮扶资金项目计划批复的通知》积极组织实施两个项目,采取周调度及时督促项目实施进度。

2.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成立帮扶项目资产登记确权领导小组,会同帮扶市摸清结对帮扶资产底数并进行确权登记,明确落实资产管护责任,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建立资产登记台账,实时掌握项目资产的管护运营情况。二是指导帮扶建设的产业、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实现保值增值。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广德市科技局和砀山县科协加强合作,深入砀山现代农业示范园、苗木基地等,现场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指导,让种植户更直观学到了相关技术。为进一步巩固砀山县脱贫攻坚成果,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和砀山县乡村振兴局签订帮扶协议,帮扶砀山县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防贫保”自缴部分3.79486万元。为促进两地农业产业发展,广德市农业农村局加大对砀山的产业帮扶力度,安排专人来砀山进行交流产业发展。广德市民政局出资出智,主动对接砀山,帮扶2万元促进砀山县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广德市外出招工组与砀山人社局对接,深入镇(园区)、职教学校等进行宣传招聘,并到村民家中走访调查外出务工情况,积极帮助介绍有意愿的人员到广德及其他地区务工。

3.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一是积极选派交流学习。为切实做好县域结对帮扶各项工作,支持结对双方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人才发展战略,按规定组织开展高质量、多层次、多类别的干部双向挂职、人才双向交流。砀山和广德互派优秀干部交流学习锻炼,广德选派了5名干部和6名专业技术人员到砀山开展学习交流,时间为6个月,并明确1名领导干部为帮扶工作队长。砀山县选派5名干部和6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广德交流学习锻炼,时间为6个月,并明确1名领导干部为帮扶工作队长。为学习广德市先进招商经验,厚植我县产业和人才潜力,我县精选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广德市企业学习锻炼。选派双方都为交流学习干部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干部人才培训。积极联合县委组织部对乡村振兴干部人才进行培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增强乡村振兴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及乡村振兴本领。三是加强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定帮扶资金使用计划和管理制度,砀山县财政局制定修订了《砀山县财政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砀财[2021]20号)文件,从资金使用范围、资金拨付流程、资金与项目对接、部门责任等方面进行要求。广德市支持砀山帮扶资金1505万元(其中5万元是后续追加),下发了《关于下达砀山县2021年县域结对帮扶资金项目计划批复的通知》(砀扶组[2021]11号)文件,广德市1505万元帮扶资金主要用于良梨镇魏寨民宿群项目和周寨镇粉丝加工产业园项目,两个项目全部完工,取得了较好成效。四是强化合作,注重交流,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砀山县文明中心积极与广德市文明办对接,实地学习观摩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经验,着力打造砀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砀山县司法局与广德市司法局大力开展结对共建,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县域结对帮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通知精神,结合砀山实际,学习广德农村法治建设,推动两地法制建设协同发展。为更好的促进乡村振兴领域合作,砀山县农业农村局学习借鉴广德在养殖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动物防疫、畜禽饲养、污水粪便处理等方面先进典型经验,对标开展工作,有力推动了砀山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发展。砀山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和广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文化旅游发展思路、文化内涵挖掘、推进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携手打造两地文化旅游名片,共同推进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4.深化产业合作和就业帮扶。一是产业合作。利用广德帮扶资金,大力发展“造血”、“精养”产业,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脱贫户”发展模式,以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条。今年投入县域结对帮扶资金1505万元用于发展两个产业项目。投入505万元新建民宿5家,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实施村内道路改扩建工程,柏油路面铺装8500平方米,配套建设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形成的收益用于非贫困村及脱贫户增收,同时带动周边21户脱贫户就业。投入1000万元用于粉丝产业园项目,新建钢结构水磨石地面厂房一座,面积7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速冻冷库1座,400KV变压器一台,厂区地面硬化3000平方米,深水机井1眼,下水道、消防设备等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能切实增强粉丝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50户脱贫户就业增收。二是出台产业合作支持政策。制订出台了《砀山县关于鼓励广德参与县域结对帮扶推进脱贫攻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办法》,配合广德市相关企业、经营大户在本地落户经营并带动脱贫户就业增收。2020年广德市安泰农业、好运香菇合作社、润农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我县鑫汇公司、野居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良梨镇桃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别签订了2年的《结对帮扶合作协议书》。2021年广德市三兄弟薯业公司与砀山双合食品公司、广德振扬农林生态开发公司和砀山秋霞养殖场签订了《结对帮扶合作协议书》,双方在合作经营、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合作。二是就业帮扶。今年以来,与广德市人社局多次交流合作,就业帮扶深入推进。双方依托共同建设的“贫困劳动者信息共享平台”,不断畅通劳务输出和招工需求对接渠道,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帮助就近就地就业283人。开展技能脱贫培训123人,转移就业6人。

5.积极开展社会帮扶。一是镇村结对帮扶。为深入推进砀山广德两地基层党建共建合作,两地组织部门签订了基层党建共建合作协议,合计投入帮扶资金45.5万元(其中帮扶项目资金40万元,消费帮扶5.5万元)。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兴业及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积极配合帮扶市相关企业、经营大户到砀山落户经营。由广德市政府推荐的安徽勉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到砀山落户,项目总投资1.2亿元,租用砀山高端数控产业园厂房1.5万平方米,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值1亿元,创造税收45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20个。为贯彻落实省市“万企兴万村”行动要求,推动砀山、广德民营企业深入合作交流,积极组织引导两地民营企业参与到“万企兴万村”中来,以多种形式开展县域结对帮扶活动,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广德企业安徽省润禾供销社有限公司和砀山企业砀山县海腾水果种植合作社已达成产品供销协议,采购农产品2.4万元。润禾供销社承建了义乌“百县万品”展销中心安徽馆的任务,在安徽馆中设置砀山消费扶贫专区,采购砀山农产品13.57万元。广德市总工会和商务局来砀山优选两家商超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签订了产品供销合同。三是畅通环节,对接消费帮扶。广德市把结对帮扶与经济合作紧密结合,积极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先后从我县调运、采购农特产品共计7489万元,帮助我县农民群众拓展输出渠道、带动增收。四是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对接需求清单。指导学校、医院等部门主动落实主体责任,提出有针对性的需求清单,砀山县教育局与广德市教体局在教学教研等方面达成共识,通过实施教师支教活动,建立双方学校共享优质资源机制。砀山卫健委积极承接广德支医活动,广德支医队伍通过巡回式坐诊、手术等开展对口帮扶。五是承接帮扶市开展社会关爱活动。广德市团市委爱心助学支持砀山3万元,广德市民政局支持砀山2万元提升砀山供养服务设施改造。广德市红十字会同砀山红十字会开展“栗”“梨”一家亲活动,向砀山县程庄镇捐赠现金2万元,用于支持乡村振兴工作。

二、工作创新

(一)合作共建,党建引领添色彩。为深入推进砀山广德两地基层党建共建合作,高质量推动党建发展,广德市新杭镇一砀山县李庄镇、广德市邱村镇一砀山县良梨镇、广德市誓节镇一砀山县周寨镇两两结对,在党建、项目、资金、消费等方面加强合作,每年在砀山县确定1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村,将两地资源予以倾斜,共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局面。针对产业互助、基层组织、党员队伍、服务群众、资源共享等五个方面内容,定期梳理建立一批资源清单、需求清单和问题清单,以例会制、项目化推动清单落实解决,全力推进两地发展双赢。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探索建立两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人才、村级乡土人才、乡村干部人才资源共享库,采取挂职、选派等形式实现两地人才共享。建立“书记论坛”制度。定期组织两地有发展潜力、素质较高的村级党组织书记开展交流、研讨,相互促进、提高。推动党员共管,在流动党员管理上加强合作,在有条件的地方年设立流动党支部。

(二)强化协作,拓展劳务新渠道。双方依托共同建设的“贫困劳动者信息共享平台”,不断畅通劳务输出和招工需求对接渠道,定向招收贫困劳动力,以人力资源市场为依托,组织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满足不同就业需求,切实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目前,已培训贫困劳动力和创业致富带头人100余人。

(三)立足实际,培育带动新模式。充分利用广德市帮扶资金,大力发展可持续性带贫帮贫产业,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脱贫户”发展模式,以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条。投入县域结对帮扶资金1000万元用于粉丝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能切实增强粉丝产业持续发展动力,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50户脱贫户就业增收。

(四)社会参与,搭建帮扶新平台。砀山县积极对接广德市,把砀山县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向外推介。通过“以购代捐”参与消费帮扶,引导带动社会各界“认购促销”参与消费帮扶,以消费帮助砀山县低收入群众持续增收。今年以来,共采购砀山农副产品7856万元。

(五)旅游帮扶,结对盛开民宿花。在县域结对帮扶中,砀山县依托自身民宿经济发展经验和广德市旅游资源,创新提出将广德市民宿旅游发展模式引入砀山县良梨镇,投入帮扶资金505万元用于良梨镇酥梨小镇魏寨民宿群项目,新建民宿5家,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实施村内道路改扩建工程,柏油路面铺装8500平方米,配套建设排水等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成后形成的收益用于非贫困村及脱贫户增收,同时带动周边10户(21人)脱贫户就业。砀山县将帮扶协作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旅游+帮扶”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虽然按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但培训时间不够充足。二是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方面不广,如一些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二)意见建议

一是建立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民间组织、单位、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帮扶和交流的深度和宽度,形成县域结对大帮扶格局。二是省市乡村振兴局在政策上加大支持指导,帮扶市在资金、消费扶贫、技术培训等方面上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三是省市乡村振兴局在制定方案时把一些指标量化、具体化,便于县区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进一步健全与广德市双向交流、定期互访机制,主动加强两地党委、政府间的沟通联系,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交流、资金帮扶、社会参与等方面全面提升合作共建水平。二是压实部门责任。将落实结对帮扶任务情况纳入对各单位脱贫攻坚考核范围,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增强各部门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督促各部门做好全方位对接服务。三是深化帮扶合作。完善“政府+部门+企业”的帮扶机制,在信息畅通的基础上加强各领域的合作。定期召开专场招聘会,促进产业人才互动交流,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力供求协作关系。依托社会力量,鼓励引导动员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结对帮扶。继续加强产业合作,大力发展可持续性带贫帮贫产业。

 

 

砀山县乡村振兴局

2022年1月11日

文档下载:砀乡振发〔2022〕1号 2021年砀山县县域结对帮扶工作自评报告1.12.doc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