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信息公开 > 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规划计划
浏览量:   字体:【    】

【工作总结】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文章来源: 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1-02 15:03
字体大小:【    】

2024年,砀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首要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安全为重点,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完成抽查任务276个,联合抽查占比100%,信用分类100%,问题发现率31.56%,企业占比0.36%。任务完成率100%,录入并公示检查对象结果信息20822条,录入公示率100%。共为123家企业完成了行政处罚法信用修复,移出2209条异常名录,信用风险线索处置19992条,双随机跟踪检查2047条,帮助企业恢复了正常的经营状态,提升了企业的信用水平。持续推进企业开办“六个一”体系建设工作,截至目前,砀山县新设立企业 379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41 户、企业注销2196 户(其中简易注销 1278户)。我局在2024年第一、第二、第三季度企业开办注销季度分析评议中,全市排名第一。

(二)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持续认真开展日常监管及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两超一非”问题治理, 截至11月份,已出动执法人员9794余人次,检查各环节食品生产经营者7378户次,开展问题抽检309批次,开展“随机查 随机检”活动18次,开展“两超一非”专题培训8场次,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和从业人员773人次,立案查处18起。查处各级各类学校食堂违法案件22起、罚款9.6549万元,责令整改学校食堂350家次。今年以来,共抽检食品1100批次,食用农产品800批次,其中合格1840批次,不合格60批次,合格率96.8%。

二是强化药品安全监管。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零售企业69家,限期整改48家,立案4家;医疗机构检查32家,限期整改14家,立案14家;化妆品经营企业71家,立案11家,共出动执法人员584余人次。疫苗专项检查覆盖率为100%。开展“药安乡村”专项整治活动,共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472家,立案查处49家。移交公安3家。截止目前全县各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企业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342份,其中严重的报告数为162份,占报告总数的12%,医疗机构参报率为100%,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为1752份。

三是抓牢特种设备监管。在参加全县燃气安全集中整治的同时,认真履行市场监管承担的燃气安全职责。截止目前,我县在宿州市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上建档的合格气瓶25.8万余只,所有气瓶扫码识别后进行充装,保证了站内气瓶的合法充装,目前对老旧无码钢瓶的置换工作仍然在常态化进行。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电子监管+阳光充装”系统,砀山县8家气瓶充装站均已安装完毕,利用气瓶信息化追溯系统和阳光充装系统,进一步实现了智慧监管,杜绝了站内违规充装行为。

(三)提升企业质量,助力市场发展

一是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目前,我县有效发明拥有量262件,同比增长11%;万人发明拥有量3.42件,同比增长11%。申请商标1671件,注册商标1197件,有效商标拥有量13053件,同比增长11.5%。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件,质押金额48940万元。办理商标侵权案件18件,专利案件5件其中调解4件,行政裁决案件1件,维权援助案件6件,司法确认1件,仲裁2件,展会纠纷案件1件,移送公安案件1件,开展办理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0件。“砀山黄桃”已正式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实施保护,我县已拥有两件“砀山黄桃”、“砀山酥梨”两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位居全市第一。

二是开展产业质量提升。开展"464"助企发展走访服务工作,走访企业 31 家,解决企业需求 33 个。依托"质量月"活动,举办质量强链砀山酥梨产业专场企业家沙龙,30余家企业参加。开展质量工作培训 4场次,指导企业120家次开展质量攻关。指导 78家企业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帮助3家企业获得安徽省首批食品生产企业(不含乳制品和保健食品)GMP认证。

三是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企业标准信息公开新增40家企业累计上报153项标准,涵盖165种产品,其中国家标准 1 个, 行业标准 1 个,企业标准151个。加强标准化示范、试点建设,持续推进省级湖羊养殖标准化示范、省级社区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省级便利店零售服务标准化试点和国家级砀山梨产业互联网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2024年11月20日,“安徽省湖羊高效养殖标准化示范项目”以93.8+8分的优秀成绩通过终期评估。

(四)关注民生热点,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是认真做好消费维权工作。截止目前,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6112件,其中投诉4886件,举报122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74万余元;12345公共服务热线平台受理1900件,按时办结率100%。

二是依法行政保秩序。开展日常网络巡查4059次,网络交易专项监测94次。共接到五级贯通系统转办线索8条,已处置完成,处置率达100%。指导查办网络交易案件28件,案值1.6256万元,共罚款7.1345万元。同时,扎实开展各类市场监管,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电动车产品、燃气用具检查,常态化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开展化肥市场专项检查,共检查农资经营户856户,抽取样品105组,立案14起,结案10起,罚款11.25万元,进一步规范了我县化肥市场的经营秩序。开展民生重点领域虚假违法广告“清风行动”及整治互联网广告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依法查处各类违法广告行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1.部分企业负责人法制意识淡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观念落后。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2. 部门法律法规涉及面广、要求高,从事法制人员少,亦未明确法制机构的职责,使法制机构的规格、编制和人员配备情况与其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

3.专利工作底子薄,基础差。我县属农业县,工业少,创新科技型企业更少,企业整体存在规模小、资金少、产品技术不稳定、难以承受专利研发风险等问题,由此造成申请量较少且发明授权率低,给我县专利工作提升带来很大困难。

4.监管人员不足,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如雨后春笋般增长的市场主体和野蛮生长的网络交易等新兴行业的出现,以及职业打假投诉日益增多,对市场监管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县现有监管人员编制配置、在岗人员与职能职责的需求匹配严重不足,执法力量、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拓展企业开办“云帮办”服务内容,积极完善相关指标要求,努力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促进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再提升。加强涉企信息归集,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大力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加大对失信的市场主体的惩戒力度,让失信的市场主体寸步难行。

2.持续推进质量提升工程。围绕质量发展重点工作,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大力开展产业质量提升,积极推进品牌创建,推动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

3.实施发明专利量质齐升行动计划。维持好现有有效发明专利,拓展案件线索,增加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类型。加大对专利申请和专利技术产业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努力增加发明专利申报数量,用申报数量来保证专利授权量。

4.持续加强食药安全监管。深入推进 “两个责任”落实落地,严格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行为,全方位构建食药安全防线。

5.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燃气安全专项整治, 深入推进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 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

6.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从严治政、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开展干部职工学法活动,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