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媒体看砀山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砀山县集团化办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编辑:数据局 文章来源: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12-25 16:27
字体大小:【    】

日前,砀山县第三小学李屯校区校长赵虎正忙碌地筹备着即将召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砀山县集团化办学的先行者,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推进集团化办学后,通过优质共享教育资源,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近年来,砀山县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积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砀山县自2022年起实施集团化办学模式,目前有义务教育集团8个,含29个校区,覆盖学生5万余人。该县因校制宜实施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紧密型教育集团是指一个教育集团党总支领导的一个集团法人,松散型教育集团是一个教育集团党总支领导多个办学法人。全县目前有紧密型教育集团2个,包括砀山县砀城一小教育集团和砀山县实验小学。松散型教育集团3个,包括砀山二初中教育集团、砀山县砀城第三小学教育集团、砀山县西关小学教育集团。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教育集团3个,包括砀山县第五中学教育集团、砀山县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砀山师范附属小学。

砀山县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方式组建教育集团。强化教学共研与共享。建立课堂教学共研机制。集团通过紧密型教研、组建学科专家团队,定期围绕课堂教学共性、瓶颈问题开展项目研究,精准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通过专家引领、青蓝结对、学科组研讨等形式,提高集团内各学校课堂教学和教科研质量。“集团统一安排学校作息时间,有利于统一开展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和教研联动;统一安排教学进度,有利于落实教师的互听课和教学质量监测,统一教学常规要求。”砀山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该县加大办学教育投入,拨付集团校公用经费6000多万元,投入资金510万元,配备各种功能室、学生电脑、班班通、课桌凳、图书密集柜等。优化配备校干师资。教育集团组建后,砀山县打造一校多区制办学管理方式。实施名优教师跨校走教、骨干教师跨校支教、青年教师跨校跟教等举措,推进集团内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交流,实现教育集团内部和教育集团之间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组建智慧教育共同体,实现优质教学设计、优质教学课件、县级以上优质课实录、优质集体备课、优质作业设计等教学资源的县域内共享,让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弱校直接拥有优质教育资源。

砀山县8个义务教育集团明确重点任务、工作举措,举办专题培训,培训校长、党员教师520多人次,组织开展专题研讨5次,促进各项任务有力有序开展。强化干部选配,规范组织设置。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健全“双培养”机制。

全县各教育集团充分发挥系统教育作用,建好思政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注重创新教学形式,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梳理红色经典内容,巧妙设置教学环节,用心让学生上好“思政课”。建好红色阵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拓宽教学载体,多维度、多举措开展红色基因学习教育。采取“请进来”——邀请革命老前辈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走出去”——走进光荣院、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

砀山县教育局积极推进皖北优质教育资源扩容有关工作开展结对合作共建推进会,对学校间合作共建、协同发展、共享优质资源达成共识。目前,砀山师范附属小学、砀山县第五中学已分别与马鞍山市珍珠园小学、马鞍山市第七中学签订优质资源扩容工程合作协议,并立足学校实际,培育优质资源增长点,推深做实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记者 路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