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媒体看砀山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志愿服务守护农村青少年快乐成长

编辑:数据局 文章来源: 拂晓新闻网--拂晓报浏览量:发表时间:2024-12-25 16:26
字体大小:【    】

近日,安徽省暨合肥市2024年度“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交流展示活动在合肥举行。其中,由共青团砀山县委主办的“青春守护计划”志愿服务项目在2024年度全省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被评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据悉,“青春守护计划”是由共青团砀山县委发起,砀山县青年公益联合会参与实施的关爱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乡村振兴的品牌项目,为农村困境青少年提供针对性帮扶,通过“希望小屋”改善、圆梦“微心愿”、结对帮扶、心理疏导等形式,探索关爱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模式;同时,依托“梨都青少年儿童基金”改善农村困境青少年生活成长环境,为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

关爱困境青少年。共青团砀山县委通过改造“希望小屋”,为困难青少年改善居家生活环境,帮助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重拾生活信心。目前,共建设“希望小屋”28户,实行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档案,促进项目实施精准、高效、可持续。通过日常定期走访、关心慰问、功课辅导、亲情陪护等方式,让孩子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学子圆梦“微心愿”。共青团砀山县委通过广泛征集困境青少年的“微心愿”,爱心企业慷慨解囊,认领“微心愿”,镇(园区)认真摸排后并上报,审核建档后,通过“梨都青少年儿童基金”助其圆梦。目前,已帮助10余所农村小学的993名困境青少年圆梦“微心愿”。

心理疏导促发展。动员企业、单位、选派干部和志愿者等群体,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日常定期走访、辅导功课、心理疏导、亲情陪护等,对孩子们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目前,全县已有15家企业和学校完成对接认领。例如,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六年级学生西西已休学在家,被纳入该项目后,经过小屋改造、心理疏导、家校合作等,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明显好转。通过项目实施,砀山县逐渐探索形成“共青团主导+学校参与+家庭配合+社会关爱”的“四位一体”帮扶模式,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多彩活动注活力。共青团砀山县委依托社区及农村学校建立“青少年之家”,结合“双减”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动员青年志愿者利用空闲时间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指导、课后陪护等志愿服务。目前,共青团砀山县委先后在砀城镇侯楼社区、土山社区、北城社区以及良梨镇酥梨小镇等建立“青少年之家”4家,开展90余场(次)活动,服务青少年3000余人次。

■ 通讯员 李艳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