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镇(园区) | 行政村 | 项目子名称 | 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 实施地点(具体到自然村) | 实施期限(完成时限) | 建设内容(规模及补助标准) | 责任单位(项目主管部门) | 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 | 资金规模(万元) | 资金来源 | 受益对象(脱贫户、监测户) | 绩效目标 | 群众参与 | 联农带农机制情况 | 是否出列村 | 到县/到镇/到村/到户 | 备注 | |||||
中央资金 | 省级资金 | 市级资金 | 县级资金 | 其他资金 | 受益户数 | 受益人口数 | |||||||||||||||||||
1 | 砀山县2025年度产业发展项目(一) | 产业发展类 | 薛楼园区 | 利民社区、便民社区 | 特色种植业奖补到户项目 | 新建 | 行政村范围内 | 2025年9月底前 | 对58户脱贫户、监测户进行奖补,按照每人每亩奖补不超过400元标准,脱贫户、监测户人口数两人以上的每户奖补不超过600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投入 | 县农业农村局 | 薛楼园区管委会张书平 | 3.38 | 3.38 | 58 | 156 | 实现58户脱贫户、监测户增收 |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过程监督、完成后受益 | 以产业奖补的形式对脱贫户、监测户进行补助,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激发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内生动力,增加户内收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 / | 到户 | |||||
2 | 产业发展类 | 薛楼园区 | 利民社区 | 智能化立体肉鸭养殖项目 | 新建 | 三陈楼自然村北 | 2025年12月15日前 | 新建砖混结构+镀锌钢管焊接屋架梁弓形棚顶鸭舍9栋,每栋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两棚之间建设5个封闭式集粪池,共计约400立方米,一个约1000立方米冲棚水封闭收集池,场区道路约5000平方米,发电机、空气能用房约300平方米,安装1台1600KVA变压器,空气能、供水系统、雨水管网等配套设施。 | 县农业农村局 | 薛楼园区管委会张书平、砀山县乡投公司孙响 | 900 | 900 | ≥28 | ≥69 | 项目建成后,形成收益资金(租金不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去除相关运维费用后收益用于村集体经济增收和脱贫户、监测户,同时通过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务工、创业带动户增收,实现稳定脱贫,能够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过程监督、完成后受益 | 通过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和项目实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特别是脱贫户、监测户通过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经营主体发展产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不断巩固脱贫成果。 | 是 | 到村 | ||||||
3 | 产业发展类 | 全县范围内 | 全县范围内 | 小额信贷贴息 | 新建 | 全县范围内 | 2025年度 | 为办理小额贷款的脱贫户、监测户享受贴息资金。 | 县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县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王行干 |
![]() ![]() ![]() ![]() |
![]() ![]() ![]() ![]() |
3300 | 8230 | 为小额信贷用户(脱贫户、监测户)按规定利率贴息 |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过程监督、完成后受益 | 以贴息的方式减少小额贷款用户(脱贫户、监测户)的资金使用负担 | / | 到户 | ||||||
4 | 砀山县2026年小型农田水利提升项目(一) | 基础设施类 | 薛楼园区 | 神湖社区、便民社区、清河社区 | 薛楼园区2025年小型农田水利提升项目 | 新建 | 神湖、便民、清河 | 2025年12月15日前 | 项目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1.神湖社区:沟渠清淤4条长度1410米(上口3米),新建1*0.8*6涵管桥17座,恢复路面12平方米。2.便民社区:上口8米沟清淤1条长度1500米,上口6米沟清淤2条长度2100米;上口4米沟清淤1条长度400米;上口3米沟清淤23条长度共20210米;埋设直径1米进地涵管150米;埋设直径0.8米进地涵管752米;恢复路面60平方米;新建1*3*6板桥2座。3.清河社区:沟1清淤长度2500米(其中上口8米沟长度2000米,上口6米沟长度500米),新建1*3*6板桥4座;沟2清淤长度1600米(上口3米),直径0.8米进地涵管192米。 | 县农业农村局 | 薛楼园区管委会张书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 33 | 完成建设任务,改善水利条件,方便生产生活,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除涝面积16900亩,群众满意率95%以上。 | 参与项目申报、实施过程监督、完成后受益 | 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沟河整治,带动群众增收,为当地脱贫户及村民群众长久可持续发展提供便利。 | 否 | 到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