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贫困幼儿资助政策,解决好贫困幼儿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帮助幼儿走出上学困难的难题,我们走进了幼儿园,走进了孙希雯小朋友的世界里。
据了解,孙希雯姐妹三个,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奶奶长期需要吃药,还有眼疾,无劳动能力。妈妈有点小的精神状况,在家带孩子,无外出工作能力,爷爷常年和爸爸一样,靠卖苦力挣钱养家,三个孩子的生活开销,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家人在一起,是幸福快乐的,在困难面前,一起面对,我很欣赏这样的一家人。但现在社会,生活压力大,钱难赚,好花,花的快也是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也曾找到幼儿园,问减免政策。
开始的时候,孙希雯来幼儿园,是爷爷带着找到我说:老师,我家孩子该上学了,孩子多,上学能少点钱不?”我没有马上同意,就告诉他爷爷说:先上学,后面我们了解情况在做决定。刚开学的时候,幼儿园比较忙,忙于安抚幼儿情绪,学校安全,稳定家长等,过了一段哭闹忙碌的时间,幼儿情绪情好转,学校正式开展其他工作,包括催费,学校把特殊情况的家庭做统一安排,实地考察加审核。
带着学校配的图书、书包、校服等去她家家访,她爷爷去地里割草去了,爸爸出去搬砖去了,妈妈和奶奶在家看孩子,三个孩子在地上,铺个垫子,玩具,吃的,玩的东西到处都是,有点乱糟糟,看到我们去了,孩子起来喊了声老师好,看着这样乖巧懂事的孩子,老师很欣慰,我们拿出了书包图书等,让他们接着玩,孙希雯却拿着书,去桌子上坐着看书去了,我们继续了解了她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她们的家庭情况,给予了减少学费的政策,书包校服免费等一些小的减免,直到《基层话民生》民生工程开启,她们更是得到了更多的优惠政策,更好的学习用品等…
在这里,我想借着平台,感谢党,感谢政策,让学校和孩子,都有机会做能做到的事,真的有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帮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完成孩子的教育教学工作。
(砀山县黄集学区姚楼幼儿园段秀娟口述 岳金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