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部门动态

砀山县审计局 “四举措” 筑牢自然资源资产防线 守护绿水青山

编辑:贺晓彤 文章来源: 砀山县审计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9-29 10:00
字体大小:【    】

为促进领导干部更好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守护绿水青山,砀山县审计局“四举措”推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走深走实。

一、整合组织模式,实现 “一审多效” 提质增效

将县生态环境分局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两个重点项目,整合交由单个审计组统筹实施。严格遵循 “同时进点部署、分步推进实施、成果同步运用” 的工作路径,既避免了重复审计给被审计单位带来的负担,又通过数据共享、流程衔接,大幅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最终实现 “一次审计、多重成果、多方运用” 的目标,让审计监督效能最大化。

二、做深审前研究,精准锚定审计重点

以县生态环境分局的核心职责及关联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禀赋为双核心切入点开展审前调研。系统梳理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生态保护制度等文件资料,深入研究政策要求与管理流程;主动与业务科室等进行沟通对接,详细了解日常监管执法、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等工作中的成效,制定科学详实的审计实施方案。

三、深化实地核查,织密问题排查网络

注重 “纸上数据”与“实地情况”的双向印证,构建多部门协同、多维度排查的实地审计机制。深入田间地头、河流湖泊等现场,实地查看水资源状况。通过与当地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对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将现场获取的实际数据与相关部门提供的工作台账、统计报表等数据进行逐一核对,查找差异和分析原因。​

四、坚持审改同步,做好审计 “后半篇文章”

将发现问题整改贯穿审计全过程,及时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揭示问题和规范管理相统一,充分发挥审计 “治已病、防未病” 的监督保障作用,提升审计监督时效。将审计整改作为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加强源头治理,不断推进建章立制,有效推动审计“后半篇”文章向纵深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