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部门动态

多点发力优服务,民生福祉暖人心​

编辑:贺晓彤 文章来源: 砀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9-18 09:33
字体大小:【    】

近年来,砀山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就业、养老、救助、交通等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

畅通就业帮扶渠道,让奋斗者“就业有底气”。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重要位置,多举措畅通就业帮扶渠道,为劳动者搭建就业平台,让奋斗者就业更有底气。积极推进 “三公里就业圈” 建设,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就业服务平台,收集辖区内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就业意愿,精准匹配岗位,目前我县36个城市社区已全部建成“三公里”就业圈,引导企业入驻社区快聘平台994家,居民登记1841人,发布岗位需求2120个,促成就业378人。加快线下零工市场建设,建成零工市场1 个,为零工人员提供岗位信息发布、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此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家政服务、残疾人就业等领域,开展家政人员培训,培训学员2500人次;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6期,为全县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保健按摩、“AI直播+短视频”手工编织等方面的培训,共培训残疾人240人,切实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让奋斗者凭借技能实现稳定就业。​

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让夕阳生活 “舒适有品质”。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我县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养老机构提质上,以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为依托,打造“类机构”智慧养老机构运营模式示范点,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在保障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长托照料基础上,将助餐、助浴等服务项目延伸至居家老年人。加快农村幸福院建设,为农村老人提供文化娱乐等一站式服务,让农村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养老服务。2025年,我县将新增车站街社区等2家嵌入式养老机构和12家农村幸福院。此外,不断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优化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开设书法、绘画、智能手机使用等门课程,截至目前,全县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5.34万人。持续开展 “送戏进万村” 活动,今年,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下乡演出 150 余场,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让帮扶暖流“直达心坎上”。我县不断织密扎牢社会救助保障网,确保帮扶政策精准落地、温暖到家。在特困人员保障方面,全面落实特困五保供养政策,按照每人每月782元的标准发放供养金,并定期开展特困人员生活状况排查,及时解决其生活困难。针对困难群众医疗保障问题,加大贫困医保资助力度,截至目前,资助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缴费45304人次,资助金额1516.158万元。在困难职工帮扶上,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精准帮扶困难职工129人次,通过发放生活补贴、医疗救助金等方式,累计发放帮扶资金48.19余万元。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为 3000余名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精神病药物补助、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让帮扶暖流直达群众心坎。​

完善交通便民设施,让出行之路“便捷又舒心”。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题,我县持续推进 “四好农村路” 建设,今年对 7.464 公里农村公路进行提质改造,完善交通安全设施。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配备专业养护人员,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方便群众出行与农产品运输。针对城市停车难问题,大力推进城市便民停车设施建设,在医院、学校、商场、新建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区域周边,施划停车位2790个,有效缓解城市停车压力,让市民出行更加便捷舒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